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8分)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上片中," ",交代的是季节特征, " "是通过描绘日常起居生活来表达内心的哀伤。(4分)
.全词是如何表现作者对故人的思念这份"浓愁"的?(4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渡荆门送别》•李白 (唐代)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标题中“送别”二字怎么理解?
(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这句运用了 修辞手法,展现了一幅 的景象。
古诗鉴赏。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今日听君歌一曲”中的“君”指的是 ,“暂凭杯酒长精神”中“长“的意思是 。
(2)本诗中颔联作者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阅读杜甫《望岳》,完成各题。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阴阳割昏晓”一句中的“割”字炼得极好,请赏析“割”字的好处。
(2)下列各项中,对本诗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全诗紧扣“望”字,从朝至暮,由近及远,句句写向岳而望,热情讴歌泰山的秀美景色和雄伟气势。
B.首联以设问统领下文,以一望无际的青翠之色烘托泰山的高耸入云,也蕴含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C.颈联写细望所见,对仗工整。写出了诗人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广阔,也蕴含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D.尾联似写登山,实为明志,点明全诗主旨,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斟字酌句滋味深,含英咀华唇齿香。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从诗人所做的“ ”这件事可以看出其隐居生活的闲适自由。(限填两字)
(2)请联系首句中的“人境”,说说“心远地自偏”所包含的哲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劝学
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①,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注释】①五更鸡:天快亮时,鸡啼叫。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题目中的“劝”是勉励的意思,起统领全片的作用。
B.首句写读书时间﹣﹣从“三更”读到“五更”,极言读书之刻苦勤奋。
C.“黑发”、“白首”借指青年,老年,两相对照,突出年少勤学的可贵。
D.诗的语言平实质朴、自然流畅、琅琅上口、富有节奏感。
(2)补写下面的“劝学”诗句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 。(《汉乐府•长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