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综合性学习,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学校准备组织开展一次全校性的环保宣传活动,请按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

请你给这次活动拟一个主题,不超过15个字。
                                                                                
请你向活动组委会就怎样开展这次活动提出两点建议。
                                                                               
                                                                              
列举出你认为最需要解决的一个环境问题,并简要阐明理由。
                                                                               
                                                                                 

科目 语文   题型 语言表达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名著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综合性学习。
学校组织以“善待汉字,热爱母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问题。
【活动一 品汉字】请根据图形,选择一个角度对“水”字进行解说。

【活动二 对对联】请为给出的上联补写一个恰当的下联。
上联:规规矩矩写字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 明现状】同学们在这次活动中搜集到如下资料,请你综合分析后得出一个结论。(不超过30字)
①“汉语热”在世界各地迅速升温,目前全球已有210所“孔子学院” (国外学习汉语的学校)。日本每五六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在练习汉字书法,韩国练习汉字书法的民众超过十万人。
②在我国一个有600多人参加的高级翻译大赛中,许多选手英译汉时错字连篇,词不达意,词汇贫乏。在一等奖空缺的情况下,文字流畅、词汇丰富的二等奖得主竟然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评委普遍认为,我国汉字应用水平呈现下降趋势。
【活动四 说看法】当今社会,一方面是网络用语大行其道,逐渐成为大众化的流行语。如“神马都是浮云”“hold住”“伤不起”“有木有”等;另一方面,今年高考明确规定不能使用网络语言。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请说说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道理充分,条理清晰,30字左右。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问题。
青春是一捧漫天飞扬的花,明而忧伤;青春是一抹横天际的虹,绚烂而辉煌;
A。青春幸福,因为它有前途,只要心中有朝气,何愁秋来惹人思□踏足青春之河,我举手向苍穷,并非一定要摘到晨星,而是需要这个蓬勃向上的□永不屈服的姿势!
请给加点字注音。(2分)
( )横( )
语段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2分)
( )改为( )
请按顺序在两处□内填上正确的标点。(2分)
请在 A 处填上适当的仿写句,要求与前文句式一致,语意连贯。(2分)

综合性学习 (9分)
学校征集校刊中“视点”栏目的素材,同学们聚焦社会热点问题,搜集资料。现在请你也随着他们的视角一起来关注生活吧。
【第一组同学关注医疗卫生问题】
为防控“甲流”,我市各中学均严格实行晨检制度。陈同学从宣传材料上收集到了这样一则关于“甲流”的介绍:
我们大可不必对甲型H1N1病毒过分恐慌,甲型H1N1病毒并不那么可怕。人感染甲型H1N1病毒的死亡率为6.77%,而人患禽流感死亡率高达60%。且目前接受“达菲”治疗的病人,都有比较好的效果,这说明甲型H1N1病毒对于“达菲”类药物还没有产生耐药性,它是可防、可控、可治的。
如果把划线部分的语句改为“人感染甲型H1N1病毒的死亡率很低。”你认为说明效果好不好,为什么?
【第二组同学关注社会要闻】
2009年10月1日,白鹭洲广场上的LED电视上正实况转播“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周年国庆阅兵式”。 刘同学从报纸上剪下了这则报道:
国庆阅兵训练始终坚持“少扰民”的原则。一是所有的准备工作,凡是部队自己能够完成的都自己完成;二是部队机动车进驻阅兵村的时候,都是选择在夜间进行,尽最大可能减少对市民生活和工作的影响。三是压缩了合练和预演的次数。四是阅兵村和驻训点都选择在远离市区的地方,避免由于训练而影响居民的工作和生活。而北京市广大的市民对这次阅兵也非常支持。许多人说:“阅兵利国、利军、利民,我们应该全力支持”。
请给本则报道拟一个合适的标题。
【第三组同学关注传统文化】
第十一届中国戏剧节于2009年11月27日至12月12日在我市举行。林同学从网络上搜索到了两则相关资料:
资料一: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电影、电视和影碟机的普及,流行文化在群众文化生活中占据绝对主流的地位,中国传统戏剧文化艺术受到极大冲击,正在一步步走向衰落。一些地方戏团纷纷关门或转向。
资料二:在本届戏剧节上,厦门作为东道主有歌仔戏《蝴蝶之恋》、高甲戏《阿搭嫂》、音乐剧《停一停,等等我们的灵魂》等3台剧目参赛,是厦门戏剧入选中国戏剧节最多的一届,显示了厦门在创作上的实力。本届戏剧节首次邀请台湾地区组织剧目参加戏剧节评选,参演的3台剧目分别是京剧《金锁记》、昆曲《桃花扇》和话剧《呐喊窦娥》。
联系上述资料及你的生活体验,就中国戏剧如何摆脱困境、赢得年轻观众青睐谈谈你的建议。

根据文段内容,解答问题。
春天雨多,但并不让人感到(A)腻nì烦。当二月春风(B)躯cú了寒冬的(C)萧shǒu,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的春雨便在风中密密地斜织着。春雨中,群山显得分外(D)妖ráo,冰冻了一冬的田圃变得(E)闰rùn如油盲。霏霏细雨撞开人们的心田——披蓑戴笠荷锄而归的农人(F)笑吟吟jīn jīn地谈论着农事;农家娃娃不顾大人的嗔怪在雨中嬉闹喧嚷……
文段中加点的词语书写与注音都正确的一处是()(只需填序号)
某同学不理解文段中“喧”字的意思,想查查《新华字典》。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按音序可查“X”部,xin音 B.按音序可查“S”部,suan音
C.按部首可查“口”部,九画 D.按部首可查“喧”部,十二画

文段中划线句有语病,应改为:(写出正确的句子)

根据对话情境,完成以下三个小问题。
班主任:同学们,学校教务处通知:从明天起,不准带手机到学校。如果发现有谁带手机到校,将一律没收。请家长来领取或统一存放在学校,期末放假时再领走。
学生甲:学生为什么就不能带手机到学校呢?带手机可以随时与家长联系,也能与同学互通信息,多方便啊!
学生乙:带手机到学校,上课时手机响了会干扰学习,对自己对别人都不好,学生就不应该带手机进学校,我赞同学校的这种做法。
学生丙:我不同意学校的这种做法,带手机不只是为了方便联络,手机还有多种功能,可以当作字典、计算器等来使用,对学习是有帮助的。
学生丁:……
学生甲、学生乙和学生丙争论的焦点是:()
A.班主任没收手机对不对。B.手机对学习有没有帮助。C.学生能不能带手机进学校。
下面说法与班主任的通知不相符的一项是:()
A.从明天开始,如果带手机进学校将被没收。
B.从明天开始,学生的手机要统一上交到学校。
C.从明天开始,所有学生都不允许带手机进学校。
假如你是学生丁,你会发表怎样的看法,请将你的理由说清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