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25℃,AgI饱和溶液中,C(Ag+)=1.22×10-8mol/L,AgCl饱和溶液中,C(Ag+)=1.25×10-5mol/L,若在5ml含有KCl和KI各为0.01mol/L的溶液中加入8mL0.01mol/L的AgNO3溶液,这时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C(K+)>C(NO3-)>C(Cl-)>C(Ag+)>C(I-) | B.C(K+)>C(NO3-)>C(Ag+)> (Cl-)>(I-) |
| C.C(NO3-)>(K+)> C(Ag+)> (Cl-)>(I-) | D.(K+)> C(NO3-)>C(Ag+)=(Cl-)+(I-) |
下图中所示的实验方法、装置或操作完全正确的是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熔点:戊烷>2,2一二甲基戊烷>2,3一二甲基丁烷>丙烷 |
| B.含氢量:甲烷>乙烯>乙炔>苯 |
| C.密度:CCl4>CHCl3>H2O>苯 |
| D.同物质的量物质燃烧耗O2量:已烷>环已烷>苯>苯甲酸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在蔗糖与稀硫酸共热后的溶液中,滴加银氨溶液,验证产物中的葡萄糖 |
| B.淀粉中加入20%的硫酸溶液,在酒精灯上加热,使其水解 |
| C.棉花中加入98%的硫酸,并用玻璃棒把棉花捣烂,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使其水解 |
| D.向淀粉水解后的溶液中加入碘水,溶液变蓝,证明淀粉尚未水解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用金属钠可区分乙醇和乙醚 |
| B.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可区分己烷和3-己烯 |
| C.用水可区分苯和溴苯 |
| D.用新制的银氨溶液可区分甲酸甲酯和乙醛 |
在元素周期表中非金属元素最多的区是
| A.s区 | B.p区 | C.d区 | D.ds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