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A、B、C、D分别表示几种环境因素对小麦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A、B、C各图,除所示因素外,其他因素均控制在适中范围。请据图回答:
(1)A图P点,限制小麦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为________________;B图Q点,造成各曲线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预计C图Q点之后,三条曲线的走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干旱初期,小麦光合作用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可以用________图来说明,其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图P点,在相同光照强度条件下,光合速率不同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造成X、Y、Z三曲线Q点后平行段差异的因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将小麦置于密闭小室内,小室内有二氧化碳缓冲液用以调节CO2浓度,使其保持在0.03%。将其置于不同光强度条件下,分别测定小室内气体体积变化,测定结果如下表(“+”表示增加,“-”表示减少):
光强度(千勒克司) |
0 |
5 |
10 |
20 |
30 |
40 |
气体体积(微升/平方厘米叶面积·分) |
-0.2 |
+0.4 |
+1.1 |
+1.5 |
+1.5 |
+1.5 |
本实验导致密闭小室体积变化的气体是_______,一定范围内随着光强度的增强,密闭小室这种气体体积逐渐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如果测定的是D图Y曲线,根据上表推测,图中的K值为_______微升/平方厘米叶面积·分。
小麦有大、小穗和抗虫、不抗虫两对相对性状,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用A、a和B、b表示)独立遗传,现有两组杂交的情况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组合 序号 |
杂交组合 |
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
|||
小穗 不抗虫 |
小穗 抗虫 |
大穗 不抗虫 |
大穗 抗虫 |
||
1 |
大穗不抗虫(甲)×小穗不抗虫 |
753 |
251 |
762 |
248 |
2 |
大穗不抗虫(乙)×小穗抗虫 |
0 |
0 |
1508 |
1529 |
(1)上述两对性状中,是显性性状。
(2)杂交组合1的子代中,出现小穗抗虫和大穗抗虫植株的原因是。
(3)杂交组合1的子代中,大穗不抗虫植株的基因型是。
(4)若要利用亲本中的小麦品种获得可稳定遗传的大穗抗虫小麦,最简单的方法是利用自交。
(5)已知题中所给杂交组合1、2的亲本中,A的基因频率为40%,若它们的子一代中所有个体全部存活,则子一代群体中a的基因频率是。
芦荟具有一种特殊的CO2同化方式:夜间气孔开放,吸收CO2转化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如图一);白天气孔关闭,液泡中的苹果酸分解释放CO2参与光合作用(如图二)。而植物常见的CO2利用过程如图三所示。请据图回答:
(1)白天,影响芦荟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环境因素有。
(2)芦荟在夜晚不能合成三碳糖,原因是缺少碳反应必需的。白天芦荟进行光合作用利用的CO2来源有和。
(3)在上午10:00点时,若突然降低环境中CO2的浓度,短时间内芦荟C3含量的变化和常见植物细胞中C3含量的变化分别是、。
(4)芦荟气孔开、闭的特点是对环境的适应,推测其原生活环境的特点是。从进化角度看,这种特点的形成是的结果。
(5)在温室大棚中栽培蔬菜时,如果保持光照强度不变,需要进一步提高蔬菜的光合速率,常用的措施是。
某种野兔的脂肪有黄脂、褐脂、白脂和无脂四种表现型,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决定(分别用A、a,B、b表示),且BB个体胚胎致死。将一只白脂雄兔和多只纯合黄脂雌兔杂交,得到F1有两种表现型:褐脂兔96只,黄脂兔98只;取F1中的多只褐脂兔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有4种表现型:褐脂兔239只,白脂兔81只,黄脂兔119只,无脂兔41只。请回答:
(1)若A、a和B、b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亲本白脂兔和黄脂兔的基因型依次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2)F2黄脂兔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F2中一只褐脂雌兔,正常减数分裂产生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则其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推测B、b这对基因也可能位于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现有雌、雄白脂兔各一只,实验过程如下:①取这一对白脂兔多次交配,得F1;②观察统计F1的性别比例。结果预测:I.若___________________,则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II.若__________________,则这对基因位于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请回答与酵母菌有关的问题:
(1)在基因工程中酵母菌常作为_______________。酵母菌与T2噬菌体都具有的可遗传变异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2)从含有酵母菌、醋酸菌、蓝藻的培养液中分离出酵母菌,最简单的培养方法是:在___________条件下进行培养。
(3)在利用酵母菌进行酿酒时,严格密封的情况下发现酒中酸味过重,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假设某同学的某一步骤操作错误导致发酵瓶瓶塞被冲开,该错误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右图是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在实验过程中酵母菌始终保持活性(忽略实验室的温度和大气压强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①请填写下表:
红色液滴移动情况 |
结论 |
Ⅰ.向__________移动 |
进行有氧呼吸,同时可能进行无氧呼吸 |
Ⅱ.不移动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如果要确定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应如何完善实验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并预测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1表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部分结构中的某些生命活动过程,甲、乙代表两种细胞器,①~⑦代表各种物质。图2表示该植物叶片CO2释放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S代表有机物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甲、乙两种细胞器的膜面积都很大,其中乙增加膜面积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_。
(2)若该绿色植物长时间处于黑暗状态中,则图1中“⑥→⑤→⑥”的循环能否进行?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 25℃和30℃,图2为CO2浓度一定、环境温度为25℃时,不同光照条件下测得的该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
①图2 中的A点时,图1中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有________;当光照强度处于图2中B-D间,光合作用有机物的净积累量为_________(用图中符号表示)。当光照强度处于图2中的0-D间,光合作用有机物的净积累量为___________(用图中符号表示)。
②当光照强度处于图2中的 D点时,图1中“物质⑦”的去向是扩散到乙和_______。
③请据图2在右图中用虚线曲线绘出环境温度为30℃时,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要求在曲线上标明与图中A、B、C三点对应的a、b、c三个点的位置)
(4) 科学施肥可使作物接近最高产量而又不会造成肥料浪费。实验表明锌肥的施用量与番茄的果实产量密切相关,下图为实验结果曲线图,请完善探究实验的相关问题:
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用具:不同浓度的硫酸锌溶液(本实验SO42-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可忽略),用相同的杉木糠和土壤浸出液栽培的240株长势相同的番茄幼苗。
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240株番茄幼苗随机分成________组并编号;
第二步: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将幼苗培养至花蕾期,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喷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继续培养至果实成熟,称出每组番茄所结果实的重量,绘制实验结果曲线图。
曲线图表明,施用锌肥的最佳浓度范围是__________ m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