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00年来,果蝇作为经典模式生物在遗传学研究中备受重视。请根据以下信息回答问题:
(1)黑体残翅果蝇与灰体长翅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   )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   ___  ___   。F1雄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 ____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所有雌果蝇都是直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者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的雄蝇中直刚毛直翅果蝇所占的比例是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不含显性基因的果蝇胚胎时期死亡),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精巢内精原细胞中的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用A和a表示相应基因),请设计杂交实验,并预测最终实验结果。
A.杂交实验: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结果预测:I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II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III如果              ,则X染色体上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常常需要从动植物材料中提取人们需要的有效成分。回答下列问题:
(1)胡萝卜素是一种常见的农作物,其浓绿的叶子可用来提取叶绿体中色素。
①取适量胡萝卜绿叶,剪碎,放入研钵中。
②向研钵中放入少许____,有助于研磨的更充分;放少许碳酸钙,可以_____,再加入适量_____,进行迅速、充分的研磨。
③将研磨液过滤,得到滤液。滤液中含有_____种色素。可采用纸层析出法分离其中的各种色素、其原理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_____不同,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_____不同,从而将它们分离开。
(2)胡萝卜的肉质根富含胡罗卜素,可作为提取胡萝卜素的良好原料。
①完成提取胡萝卜素的实验流程示意图:胡萝卜→粉碎→干燥→______→过滤→_____→胡萝卜素
②如图为提取胡萝卜素的装置:

a.装置中采用水浴加热的原因是:________.
b.萃取液在浓缩前,还要进行过滤,除去萃取液中的_____.血红蛋白的提取宜选择_____材料。
c.对实验材料的洗涤次数过少,无法除去____,离心速度过高和时间过长会使___等一同沉淀,达不到分离效果。
d.用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的过程中,仔细观察红色区带在洗脱过程中的移动情况。如果______,则说明色谱柱制作成功。

请回答下列与生物技术实践相关的问题:
(1)利用纤维素解决能源问题的关键是高性能纤维素酶的获取。科学家利用培养基从土壤中筛选出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这类细菌经过大量培养后可以从中提取纤维素酶。
①土壤中富含各种微生物,将土壤浸出液接种到特定培养基上,可得到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实验室中获取纯净菌种常用的接种方法有________和__________。
②虽然各种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年我国某地由于柑橘大实蝇的危害,橘农遭受到了很大的损失,当地政府想尽一切办法帮助橘农尽量减少损失。某橘农发现自家有一株橘树具有抗虫性状,欲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大量繁殖,对组织培养的选材非常关键,植物材料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实验的成败。若用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则应选择花粉发育至______期的花药培养成功率最高。确定花粉发育时期最常用的方法有______法,某些植物的花粉不易着色,需采用___________法。
(3)突变菌往往带有一些特殊的基因,在获得这些基因的过程中,PCR技术相当重要。PCR扩增反应中加入引物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学家采用“影印培养法”研究微生物的抗药性突变是自发产生的还是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产生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①首先将大量对链霉素敏感的大肠杆菌涂布在不含链霉素的培养基平板1上,待其长出密集的小菌落后,用影印法接种到不含链霉素的培养基平板2上,随即再影印到含有链霉素的培养基平板3上。经培养后,在平板3上出现了个别抗链霉素的菌落。
②对培养皿2和3进行比较,在平板2上找到与平板3上相对应的抗性菌落,挑取其中一个菌落接种至不含链霉素的培养液4中,经培养后,再涂布在平板5上。
③重复以上各步骤,最后在试管12中获得了较纯的抗性菌落。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获得抗链霉素的大肠杆菌,实验设计思路是:
(2)大肠杆菌抗链霉素基因存在于 上,该结构在基因工程中是最常用的载体。
(3)3号、7号、11号培养皿中加入链霉素的作用是 ,3号培养皿中的菌落比1号、2号中的菌落少很多,这说明
(4)该实验结论是: ,依据是

辣椒素作为一种生物碱广泛用于食品保健、医药工业等领域。辣椒素的获得途径如图。

(1)图中①和②分别表示辣椒组织培养中细胞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过程。
(2)图中培养外植体的培养基中常用的凝固剂是__________。培养基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用量的比值__________(填“高”或“低”)时,有利于芽的分化。对培养基彻底灭菌时,应采用的灭菌方法是__________。
(3)图中外植体的消毒所需酒精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___。用酶解法将愈伤组织分离成单细胞时,常用的酶是__________和纤维素酶。
(4)提取辣椒素过程中,萃取加热时需安装冷凝回流装置,其目的是__________。

乙醇可部分替代石油燃料,利于纤维素酶、酵母菌等可将纤维素转化成乙醇、耐高温纤维素酶可以加速催化纤维素的水解,从而有利于酵母菌发酵产生乙醇。
(1)某研究小组将产纤维素酶的菌株,通过诱变和高温筛选获得新菌株,为探究新菌株所产纤维素酶能否耐受80℃高温,进行了以下实验。


试管1
试管2
第一步
加入适量缓冲液
加入等量纤维素酶溶液(缓冲液配制)
第二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min
第三步
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步
60℃水浴保温10min
第五步
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六步
沸水浴中加热2min,观察实验现象

结果与结论:①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表明该纤维素酶能耐受80℃高温;
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表明该纤维素酶不能耐受80℃高温;
(2)酵母菌发酵产生的乙醇属于_______________(填“初级”或“次级”)代谢产物。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