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学生探究影响酶活性因素的一组实验,请据表分析,如要探究 pH对酶活性的
影响,应选择表中的哪些试管 ( )
试管 |
内容物 |
条件 |
1 |
1mL10%鸡蛋清溶液+1mL清水 |
35℃—38℃水浴 |
2 |
1mL10%鸡蛋清溶液+1mL胰蛋白酶 |
35℃—38℃水浴;pH=5 |
3 |
1mL10%鸡蛋清溶液+1mL胰蛋白酶 |
35℃—38℃水浴;pH=9 |
4 |
1mL10%鸡蛋清溶液+1mL胰蛋白酶 |
4℃水浴;pH=9 |
5 |
5mm×5mm毛边纸+1mL胰蛋白酶 |
35℃—38℃水浴;pH=9 |
6 |
5mm×5mm毛边纸+1mL纤维素酶液 |
35℃—38℃水浴;pH=5 |
A. 4 和 5 B. 2 和 3 C. 5 和 6 D. 1 和 2
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 |
B.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K+ 通透性增大 |
C.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单向传递 |
D.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 |
毛细血管壁由一层细胞构成,其存在的内环境是()
A.细胞外液和血浆 | B.细胞外液和组织液 |
C.组织液和淋巴 | D.血浆和组织液 |
图甲、图乙为某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如不考虑其他因素,种群甲和种群乙未来个体数量的发展趋势是()
A.衰退型和增长型 | B.增长型和衰退型 |
C.稳定型和衰退型 | D.稳定型和增长型 |
在人体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A.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 |
B.血浆蛋白和血红蛋白的合成 |
C.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和 [H] |
D.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分解成葡萄糖 |
影响生物群落水平方向分布的因素不包括()
A.光照强度 | B.种群的年龄组成 | C.土壤盐碱度 | D.人类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