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人β—珠蛋白基因与其mRNA杂交的示意图,①—⑦表示基因的不同功能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β—珠蛋白基因与其mRNA杂交的原理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
B.β—珠蛋白基因的②、④、⑥区和mRNA形成的双链分子中的碱基配对类型有2种 |
C.②、④、⑥可能是β—珠蛋白基因的外显子,③、⑤可能是β—珠蛋白基因的内含子 |
D.①、⑦可能位于β—珠蛋白基因的非编码区 |
家庭多发性结肠息肉是一种显性遗传病,双亲中一个为杂合子(Ee)患病,另一个正常,那么他们子女中发病的可能性是
A.100% | B.50% | C.25% | D.0 |
鼠的毛色类型由遗传因子B、b控制,甲、乙黑毛雌鼠分别与褐毛雄鼠丙交配,甲3胎共生出9只黑毛幼鼠和7只褐毛幼鼠,乙3胎共生出19只黑毛幼鼠,则甲、乙、丙3只鼠的遗传因子依次可能为
A.BB、Bb、bbB.bb、Bb、BB C.Bb、BB、bbD.Bb、bb、B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表现型相同的生物,基因型一定相同 | B.D和D,D和d,d和d都是等位基因 |
C.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 D.杂合子一般表现出显性性状 |
下列关于分离现象的假说不正确的是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 B.生殖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
C.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 |
D.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
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人的身高与体重 | B.兔的长毛和卷毛 | C.猫的白毛与狗的黑毛 | D.棉花的长绒和短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