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春天空气寒冷干燥,人的皮肤容易失水干裂,夏天高温潮湿,皮肤比较滋润.老师要求同学们通过对这一现象的分析,发现并提出一个科学问题,四位同学的发言,其中较为合理,最有探究价值的是()
A.空气干燥,水分容易蒸发导致皮肤干裂 |
B.是否有可能在温度降低时,水分蒸发反而变快? |
C.水分的蒸发快慢,与空气的湿度有什么关系? |
D.皮肤是否干燥,与什么因素有关? |
在“比较不同液体的比热容大小”的实验中,用相同的酒精灯对四种液体加热,得到如表所示的数据:
次数 |
液体 |
质量/g |
升高的温度/℃ |
加热时间/min |
1 |
水 |
200 |
10 |
7 |
2 |
甲 |
200 |
20 |
10 |
3 |
乙 |
400 |
20 |
14 |
4 |
丙 |
400 |
15 |
14 |
如果四次实验中,在相同时间内,水、甲、乙、丙吸收的热量相等,已知水的比热容为C水=4.2×103J•(kg•℃)﹣1,则由上述条件可得()
A.第1次实验中,水吸收的热量等于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
B.第1、2次实验中,甲液体吸收的热量比水吸收的热量多
C.乙液体的比热容为2.1×103J•(kg•℃)﹣1
D.丙液体的比热容小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为了探究运动与静止的鸡蛋撞击时谁更容易破,小明让鸡蛋分别从斜面上的A、B、C三处由静止释放,撞击静止在水平面上的另一只相同的鸡蛋.实验结果是,第一次两只蛋都破;第二次甲蛋完好乙蛋破;第三次两蛋都不破.接下来的步骤是()
A.得出“与鸡蛋动静无关的”结论
B.得出“静止的鸡蛋更易破”的结论
C.在B处释放再重复做几次实验
D.分别在A、B、C处释放再重复做几次实验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
铝 |
铁 |
铜 |
水 |
煤油 |
密度/(kg•m3) |
2.7×103 |
7.9×103 |
8.9×103 |
1.0×103 |
0.8×103 |
比热容/[J(kg•℃)] |
0.88×103 |
0.46×103 |
0.39×103 |
4.2×103 |
2.1×103 |
长1m、横截面积1mm2的导线在20℃时的电阻值/Ω |
0.027 |
0.096 |
0.017 |
/ |
/ |
A.用同样的酒精灯给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加热相同的时间后,发现水中的温度计示数较高
B.装有煤油和水的两个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可用图象表示,其中图线b表示的是煤油
C.将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铝块分别拉成粗细相同的铜线和铝线,将它们并联接入电路中,则通过铜线的电流较大
D.用力分别匀速提升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提升的高度之比为3:2,所用的时间之比为5:9,则两次拉力的功率之比为79:10
在学习了电流和电压的概念后,老师用同一只灯泡给大家做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要求大家根据实验中的现象提出一个科学问题.经过讨论,大家提出的以下四个问题中,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是()
A.同一灯泡中电流的大小跟它两端的电压是否有关? |
B.同一灯泡发光的亮度跟它两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 |
C.同一导体中电流的大小跟它两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 |
D.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及其电阻有什么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