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图,回答20~22题。

图中所示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    )

A.A B.B C.C D.D

从数量上看,A>B的原因是  (    )

A.大气对A具有削弱作用 B.B大部分被大气吸收
C.A大部分被大气吸收 D.B大部分被地面吸收

夜晚阴天比晴天气温高,是因为  (    )

A.辐射A减弱 B.B辐射增强
C.C辐射增强 D.D辐射增强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运动的原因和风的受力分析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某区域等高(深)线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图中所示河流河口附近等深线向海洋方向凸出的原因是

A.太平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之下形成海沟 B.滥采滥挖珊瑚礁使海水逐年变深
C.河流携带的泥沙淤积使海水逐年变浅 D.填海造陆使海水逐年变浅

近几十年来这种凸向越来越大,对此应采取的根本措施是

A.禁止滥采滥挖珊瑚礁 B.做好流域内的水土保持工作
C.经常使用挖泥船清除泥沙 D.大力发展海水养殖业

右图为我国某地区略图,读图回答题。

图中甲山为旅游名山,其海拔为1474米,有关该山地质构造及地貌的说法正确的是

A.褶皱构造,块状山地
B.断层构造,块状山地
C.褶皱构造,褶皱山脉
D.断层构造,褶皱山脉

甲山与乙地比较说法正确的是

A.甲山降水少于乙地,甲山顶气温的日较差大于乙地
B.甲山降水多于乙地,甲山顶气温的日较差大于乙地
C.甲山降水少于乙地,甲山顶气温的日较差小于乙地
D.甲山降水多于乙地,甲山顶气温的日较差小于乙地

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完成题。

下列关于该处地质事件发生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下沉沉积—岩浆入侵—挤压褶皱—发生断裂—抬升侵蚀—下沉沉积
B.下沉沉积—挤压褶皱—发生断裂—岩浆入侵—抬升侵蚀—下沉沉积
C.下沉沉积—岩浆入侵—发生断裂—挤压褶皱—抬升侵蚀—下沉沉积
D.下沉沉积—挤压褶皱—岩浆入侵—发生断裂—抬升侵蚀—下沉沉积

图中②处岩石发生了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最有可能的是

A.石英岩 B.大理岩 C.板岩 D.片麻岩

读某地一年中气温日变化的分布图(单位:℃)。有关该地区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最高值没有出现在7月,可能是因为该月降水多
B.从气温变化特点来看,图示地区一定在南半球
C.图示地区的气候类型在欧洲最典型
D.6月该地区气温上午升温慢,下午降温快

读世界某区域某月份的气压分布略图,箭头表示风向。完成题。

下列有关图中甲、乙两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为高压中心,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
B.甲地为低压中心,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
C.乙地为高压中心,气流下沉多阴雨天气
D.乙地为低压中心,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

此月份悉尼(151°E,34°S)的盛行风向大致是

A.西北 B.东北 C.西南 D.东南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