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8日,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随后国务院根据中共中央的建议起草了“文化体制改革”纲要草案,并提交明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这表明
①全国人大是我国唯一的国家权力机关
②中国共产党通过国务院行使行政权
③规划纲要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④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农耕文明依靠的是春播秋收、精耕细作,倡导的是“父母在、不远游”,强调防守、和平。这种农耕文明的思维方式,与海洋文明及游牧文明全然不同,后两者强调冒险、进取。这表明()
A.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 B.文化对经济、政治起反作用 |
C.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 D.文化是对经济政治的反映 |
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6届国标会议决定,把中国皮影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说明()
①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值得我们借鉴和吸收
④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不够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第五媒体”是人们对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出现的,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以即时为传播效果的个性信息传播载体的称谓。关于“第五媒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
B.“第五媒体”在文化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 |
C.“第五媒体”就其本质而言属于大众传媒 |
D.“第五媒体”是大众传媒出现的标志 |
苗族女子的头饰反映出浓郁的民族习俗和古老的文化传统,是图腾文化和农耕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土族妇女斜襟上衣的袖子是用五色彩布缝制成的,远看如同两道美丽的彩虹。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①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②不同民族形成了不同特色的民族文化传统
③各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本民族人民智慧的结晶
④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在首届中欧文化高峰论坛上,有中国学者在演讲中说,有时候,你都不得不惊诧于人类的认知力、理解力和自身的感受力是如此的相似。例如,《论语》里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实在《新约·马太福音》和《路迦福音》里也有类似的表达。导致这种人类文化惊人的相似的根源是()
①各民族文化形成的背景完全相同
②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
③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
④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普遍的规律
A.①③ | B.③④ | C.②④ | D.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