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文化部在全国大城市中举办“庆祝建国十周年新片展览月”,一共展出了35部优秀影片,电影界将这一年称之为“难忘的1959年”。出现这种盛况的主要原因是( )
| A.新中国成立,激发了人民的创作热情 |
| B.三大改造的完成 |
| C.“双百”方针的提出和贯彻 |
| D.科技进步推动电影业发展 |
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 “清新”,汉的“凝重”,六朝的“清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这里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 A.宗法制、“百家争鸣”、民主政治、新思潮萌发 |
| B.郡县制、“罢黜百家”、政治腐朽、理学盛行 |
| C.郡县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经世致用”思想 |
| D.宗法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理学盛行 |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为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以下对这一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
| A.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 B.主张民性本善,君权神授 |
| C.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 |
| D.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 |
2009年,为缓解金融危机,美国奥巴马政府推出了高达819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但同时提出“购买美国产品”的限制条款。这一限制条款与下列哪一国际组织的宗旨相违背?
下列关于二战后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确立了美元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的统治地位 |
| B.有利于美国进行大规模的商品输出 |
| C.它消除了二战后初期阻碍国际贸易的外汇管制 |
| D.它是世界上第一个以法律形式调整国际贸易关系的体制 |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名言出自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之口,他从上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创立“货币主义”理论,大力主张“自由市场经济”,批评政府干预市场,公开与凯恩斯主义唱反调。1976年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弗里德曼的理论被普遍认可的背景包括
①美国开始了“新经济”的经济增长模式
②20世纪70年代美国和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滞胀状态
③美国经济受到来自西欧和日本的挑战
④一些国家减少政府干预经济取得了一定效果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