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说:“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主要是因为
A.皇帝和帝国宰相掌握行政大权 |
B.联邦议会权力较大,帝国议会权力较小 |
C.行政机构权力大,立法机构权力小 |
D.行政机构控制了立法机构 |
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对该图《孔子讲学图》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孔子讲学的教本是四书 |
B.孔子讲学注意因材施教 |
C.孔子讲学主张“有教无类” |
D.孔子教育学生“学而时习之” |
孔子和墨子虽然代表不同的思想派别,但是他们思想也有共通之处,下列表述中属于两人思想共同点的是
A.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 B.实行仁政来回复人的善性 |
C.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 | D.主张以绝对权威震慑臣民 |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流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按顺序它们分别应代表
A.儒、道、墨、法 | B.墨、儒、法、道 |
C.法、儒、道、墨 | D.道、法、墨、儒 |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
A. | 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 B. | 正统的孔孟学说 |
C. | 柔和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家 | D. | 儒家学说与权术 |
王安石说:“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此二者必然之势……流俗所共知耳。何治安之世有之而能兴,昏乱之世虽有之亦不兴?盖用之与不用之谓也。”这表明他认为()
A.国家治乱兴衰的关键在于对人才的态度 |
B.最高统治者的才能决定国家命运 |
C.社会治安状况是衡量朝政兴衰的标准 |
D.改革教育与选官制度是根本大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