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亮将点燃的蜡烛置于一个倒扣的烧杯中,发现:①蜡烛火焰逐渐黯淡变小;
②将烧杯拿起后,蜡烛火焰重新变明亮;③烧杯底部出现一层黑色物质;④将燃烧的蜡烛浸没于水中,蜡烛熄灭。小亮由此得出几条火灾逃生的方法,请将能作为依据的上述实验现象的相应序号填入以下的相应方法之后。
A.逃生时应用湿抹布捂住口鼻。_________________ |
B.室内起火时,不可立即打开门窗排烟。___________________ |
C.逃生时碰到有烟雾的地方应蹲下或匍匐前进。_________________ |
D.可将身上衣服用水淋湿后逃生。________________ |
多彩的“碳”,多姿的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碳”的世界。
(1)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填写有关含碳物质的对应特征。
物质用途 |
石墨作电极 |
活性炭净水 |
对应特征 |
导电性 |
(2)某矿石中含碳、硅、氧、铁、钙等多种元素,其中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3)碳元素形成的单质有金刚石、石墨、C60,这些物质互称为碳元素的。
(4)CO2常用于灭火,但镁着火不能用CO2灭火,原因是它们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镁和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其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
(5)高温下,A、B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A代表的是 (填化学式);四种物质中,可用作燃料的是 (填上图中的字母);在该反应中,生成C和D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B、C、D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1)若A和D均为单质,B和C是氧化物且组成元素相同,常温下B、C、D都是气体,A为黑色固体粉末。自然界中,绿色植物可实现C→D的转化。
A的化学式为;
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A、B、D都是氧化物,A和B组成元素相同,C为单质且常温下为气体。
A的化学式为;
C的化学式为;
D→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字母A、B、C、D表示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常见的四种金属。
已知:①A+BSO4=ASO4+B
②C+H2SO4=CSO4+H2↑
③B+2DNO3=B(NO3)2+2D
请完成以下填空:
(1)金属C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填“前面”或“后面”);
(2)根据上述反应能判断出其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其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填字母);
(3)若A、B、C、D分别为铁、镁、铜、银中的一种,则金属B为,金属C与H2SO4反应后生成的化合物可能有(填化学式)。
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A表示镁的原子序数为,相对原子质量为;
(2)图B表示的是(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的原子;
(3)图A、B表示的两种元素可形成化合物。该事实能说明(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根据要求填空:
(1)氮气的化学式;
(2)在实验室可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