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曲霉素AFTB ( 见图 ) 是污染粮食的真菌霉素,人类的特殊基因在黄曲霉素作用下会发生突变,并有引发肝癌的可能性。关于黄曲霉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来
A.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16H12O6 |
B.该化合物水解可生成醇类化合物 |
C.跟1mo l 该化合物反应的H2和NaOH的最 大值分别是6mol和2mol |
D.该化合物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10mL质量分数为98%的H2SO4,用10mL水稀释后,H2SO4的质量分数大于49% |
B.配制0.1mol/L的Na2CO3溶液480mL,需要500mL容量瓶 |
C.在标准状况下,将22.4L氨气溶于1L水中,得到1mol/L的氨水 |
D.在2KClO3+4HCl(浓)===2KCl+2ClO2↑+Cl2↑+2H2O中,氯气是氧化产物 |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
A |
SO2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SO2表现还原性 |
B |
浓HNO3在光照条件下变黄 |
浓HNO3不稳定,生成有色产物能溶于浓硝酸 |
C |
某溶液中加入浓NaOH溶液加热,放出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NH4+ |
D |
铝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变化 |
说明铝与冷的浓硫酸不发生化学反应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发生化学反应时失去电子越多的金属原子,还原能力越强 |
B.金属阳离子被还原后,一定得到该元素的单质 |
C.核外电子总数相同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的原子 |
D.能与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
下列变化,需要加入适当的氧化剂才能完成的是()
A.![]() |
B.![]() |
C.![]() |
D.![]() |
下列现象或事实不能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A.浓硝酸和氯水用棕色试剂瓶保存 | B.硫化钠和亚硫酸钠固体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变质 |
C.常温下铁和铂都不溶于浓硝酸 | D.SO2和Na2SO3溶液都能使氯水褪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