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同学为确定来源不同的a、b、c、d、e五种物质(或结构)的具体类型,进行了下列实验,现象与结果如下:
①各种物质(或结构)的性质、染色反应的结果,见下表:    -

 
a
b
c
d
e
来源
猪血
马肝
蛙表皮
棉花
霉菌
水溶性
+
-
+
-
+
灰分
+
-
+
-
-
染色反应
甲基绿溶液
-
-
+
-
-
斐林试剂
-
-
-
-
-
苏丹Ⅲ溶液
-
+
-
-
-
双缩脲试剂
+
-
-
-
+
碘液
-
-
-
-
-

        注:+:有(溶解);   一:无(不溶解);灰分指物质充分燃烧后剩下的部分。   
②a为红色,检测a的灰分后发现其中含有Fe元素;③将适.量的e溶液加入盛有d的试管中,混合一段时间后,混合液能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根据实验现象和结果,下列对a~e推断最合理的是
A.血红蛋白、脂质、染色质、纤维素、蛋白质。
B.蛋白质、脂肪、染色质、葡萄糖、麦芽糖酶
C.血红蛋白、脂肪、DNA、纤维素、纤维素酶
D.血红蛋白.、脂肪、RNA、麦芽糖、纤维素酶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未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水分的吸收与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有着广泛的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二者吸收原理相同
B.二者的主要吸收部位不同
C.二者的吸收量具有正比关系
D.矿质元素必须溶于水才能被吸收

下图表示培养液中K+浓度及溶氧量对小麦根系吸收K+速率的影响。下列有关两曲线形成机理的解释正确的是

A.曲线ab段的形成是由于细胞膜上K+载体未达到饱和及能量充足
B.曲线bc、fg段的形成是由于细胞膜上K+载体的数量有限
C.曲线cd段的形成是由于细胞内K+过多而大量排出
D.e点表明植物根系可以通过自由扩散方式吸收K+

下面对菌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细菌和真菌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形态不同
B.霉菌等在面包上生长形成的不同颜色的斑块即为菌落
C.噬菌体能使固体培养基上的细菌裂解,菌落变得透明
D.肉眼可见的菌落是由许多种细菌大量繁殖而成的

2004年7月份,中央电视台报道美国一生化制药厂,试制了一种对炭疽杆菌细胞壁有分解转化作用的酶制品。该制品所分解的物质是

A.DNA和RNA
B.DNA和蛋白质的化合物
C.葡萄糖组成的大分子
D.糖类与蛋白质的化合物

关于微生物营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以NH3或NO2-为氮源的,都是自养型微生物
B.固氮微生物能以N2为氮源,因此不能利用NH3或NH4+
C.能以CO2或HCO3-为碳源的,都是自养型微生物
D.硝化细菌以NH3或NO2-为氮源,又必须以有机物为能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