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以下是甲、乙两位同学围绕渗透作用所作的两个实验。请分析回答:

实验一:同学甲设计了一套渗透装置,如右图。刚开始时,两液面高度相同。a、b是液面停止变化时,两液面高度。
实验二:同学乙设计了三套实验装置,如下图。三个长颈漏斗口用相同的半透膜密封,内装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且实验开始时蔗糖溶液的液面高度与水槽内清水高度一致,其他参数见下表。

 
装置编号



漏斗口的面积
M
M/2
M
蔗糖溶液浓度
N
N
2N

 
 
(1)根尖分生区细胞不能作为渗透作用的实验材料,主要原因是缺少 __________,同学甲每次等液面停在变化时,记录a与b液面的高度差,然后向玻璃管中滴加清水至内外液面齐平,请在坐标系中画出a与b液面间的高度差与滴加清水的次数之间的关系图。
(2)同学丙所作的实验,假设漏斗的颈足够长,当水槽内液面高度停止变化时,三组漏斗液面高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刚开始时,漏斗内液面上升最慢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单倍体诱导与利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甲表示动物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过程,图中字母代表激素;图乙表示的是运动神经纤维末梢和骨骼肌细胞之间的联系。请据图回答:
(1)在寒冷环境中,血液中含量会增加的激素有(填字母),体温调节过程属于调节。
(2)A、B激素对垂体的作用效应分别是
(3)D代表的激素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影响其分泌量的刺激从根本上来说是
(4)骨骼肌受神经支配,运动神经末梢和骨骼肌之间靠Ach(乙酰胆碱)传递信息,Ach是一种兴奋型递质,在没有神经冲动传过来时,Ach存在于图乙(填代号)中。当神经冲动传到轴突末梢时,Ach进入③中,然后与Ach受体结合,引起肌肉收缩。在Ach进入③的过程中,穿越生物膜的层数是
(5)研究表明,不少重症肌无力患者是由于受病毒感染后,机体产生抗体,它除与病毒结合之外,还能与Ach受体结合,阻碍兴奋的传导,导致肌无力。在免疫学上此种重症肌无力属于一种病。

下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回答:

(1)①表示_______,d是________细胞,图中属于反应阶段的是______(填编号)。
(2)与细胞f的功能相适应的细胞器有________
(3)图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________(填字母)。
(4)人体消灭结核杆菌的主要的免疫方式是图中的______(填编号)。
(5)HIV侵入人体后,主要攻击的细胞是_(填字母),导致的疾病属于免疫失调疾病类型中的       

(第1小题2分其余每空1分共计7分)如图表示生长素对某种植物根、茎和芽生长情况的影响曲线。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对生长素浓度抑制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长素浓度抑制作用指的是使植物停止生长
B.处于0生长效应的B点时茎已经停止生长
C.处于0生长效应的B点时茎还在继续生长
D.同一生长素浓度可以抑制根的生长也可以抑制芽生长

(2)曲线AB段表示:
(3)A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对芽生长的效应是
(4)B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的效应是
(5)从图中可以看出,植物体的根、茎和芽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

(7分)下图表示某植物生理作用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

(1)甲图中B点表示_______ ____。处于A点时植物进行的生理活动是____________
(2)光照强度为a时,不同温度情况下CO2吸收量不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乙图中曲线CD段说明_____________。I曲线所代表的植物和Ⅱ曲线所代表的植物相比在对CO2利用上的不同之处是_________
(4)如果在图甲的B点突然降低CO2浓度,叶绿体内C3化合物的相对含量的变化情况是
(5)要提高农作物的产量,除注意调节上述环境因素外,还必须保证________等的供应。

(12分)在高等植物细胞中,线粒体和叶绿体是能量转换的重要细胞器,请回答以下问题:
(1)叶绿体中合成ATP的能量来源是___________。合成的ATP于  ,释放的氧气来源于________。CO2除来自大气外还可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
(2)线粒体中合成ATP的能量来源是_____________;合成的ATP用于。吸收的氧气除来自大气外还来源于
(3)通过离心技术提取的完整线粒体和叶绿体悬浮液,分别加入盛有丙酮酸溶液和NaHCO3溶液的两支大小相同的试管中,给予充足光照,都会产生气泡。请问这两种气泡成分是否一样?请解释原因。
  
(4)假如将上述两支试管移入黑暗的环境中,保持温度不变,两支试管产生气泡的量分别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