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图甲表示某二倍体生物的某器官中处于分裂状态的细胞图像,图乙是该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一个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含量的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甲中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 (填序号)。
(2)图甲中A细胞中含有 个染色体组;E细胞的名称是 ;F细胞直接发育而成的个体叫 。
(3)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图甲中的 细胞所处的时期。
(4)图乙a~c中表示染色单体的是 ,Ⅳ对应于图甲中的 细胞。
(5)已知该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其产生的一个生殖细胞中有关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如图甲中F所示,请在B细胞的相应位置注明染色体上分布的有关基因。
白藜芦醇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可降低血液粘稠度,抑制血小板凝结和血管舒张,保持血液畅通,可预防癌症的发生及发展,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缺血性心脏病,高血脂的防治作用。抑制肿瘤的作用还具有雌激素样作用,可用于治疗乳腺癌等疾病。下图表示利用葡萄组织培养的方法生产白藜芦醇的过程。请分析作答:
(1)植物组织培养是在无菌和人工控制条件下,将的植物体器官、组织、细胞,在人工配置的培养基上培养成完整植株,利用的原理是。
(2)其中①称为,①和②过程需要的培养基的激素含量(相同/不同),培养基根据物理状态属于。
(3)利细胞产物工厂化生产技术提取白藜芦醇需要将外植体培养至,原因是此阶段的细胞分裂能力强,但白藜芦醇的产量一般较低,可以用处理愈伤组织,再筛选产量提高的细胞进一步培养。将白藜芦醇的转入水稻、小麦、大豆等重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中,提高农作物的营养价值和品质。
研究被石油污染过的土壤中细菌数量,并从中筛选出能分解石油的细菌。为了分离和纯化高效分解石油的细菌,科研人员利用被石油污染过的土壤进行如图A所示的实验。
(1)配置好的培养基通常可以使用_____________法灭菌。与步骤②中培养基成分相比,步骤③中培养基成分的最大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接种细菌常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经过④过程后获得的结果为图B所示,则所操作方法如图_______所示。
(3)步骤⑤后取样测定石油含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步骤⑤中某瓶中细菌计数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其菌落数可代表活菌数;另一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该方法需要借助一块特殊的载玻片,其名称为______________。
互花米草具有喜光和蔓延快的特点,我国众多沿海湿地生态系统入侵现象严重,其原产地主要天敌为象甲昆虫。入侵植物一般通过2种途径影响食物网: 途径Ⅰ是入侵植物具有较好的可利用性, 能够直接被土著草食者取食,按照原有的路径进入土著食物网; 途径Ⅱ是当入侵植物的可利用性较差时, 入侵植物所固定的能量通过引入新的消费者或者转变流通路径形成新的食物网结构。
(1)互花米草入侵能够导致蜡蚧、飞虱、球蠼螋、细蟌等以土著植物芦苇为食的节肢动物数量下降或消失,据此推断互花米草通过途径(Ⅰ、Ⅱ)改变食物网结构,导致崇明东滩的生物多样性(增加、降低或不变)。
(2)科学研究者测定了芦苇和互花米草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如下图,两者的呼吸作用速率基本相等, 则互花米草入侵后会使崇明东滩的光能固定量,中午芦苇出现“午休”的主要原因是。
(3)过密的互花米草使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沙蚕等动物生存空间变窄、数量变少,从而影响杂食性鱼类和以鱼为食的鸟类生存。请据此写出此海滩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_____。
(4)请提供一种控制互花米草入侵的生物防治措施:。
蝌蚪生长到一定程度开始变态以适应陆栖生活,其外观上出现成对的附肢,尾部逐渐萎缩最后消失(褪尾现象)。正常情况下,从孵化出蝌蚪到形成成体幼蛙,大约需要3个月左右时间。为探索甲状腺激素对动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某小组进行了甲状腺激素和甲硫咪唑对蝌蚪生长发育影响的实验,实验设计如表1所示,实验结果如表2和图1所示,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需要控制的无关变量有
(至少写两项)。
(2)分析表2结果,由1、2、3组实验对照可得出的结论有:,由1、4组实验对照可以推测甲硫咪唑对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具有作用。
(3)分析图1中1-4组蝌蚪体长增长情况可知,在蝌蚪生长发育的某时期加入甲状腺激素
了蝌蚪体长的增长速度,第3组8d后体长出现负增长,可能是本实验使用的蝌蚪在进行实验时已生长发育到了某一阶段,8d后已经开始出现现象。
已知牵牛花(2N=30)有紫色、浅紫色和白色三种颜色,其花色遗传涉及两对独立的等位基因,其中酶1的合成受等位基因A、a控制,酶2的合成受等位基因B、b控制(两对基因均为完全显性,酶1可将白色素完全转化为紫色素,酶2可将紫色素完全转化为浅紫色素)。
现用甲(白色)、乙(白色)、丙(浅紫色)、丁(紫色)4个品种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1:甲自交,F1表现为2白:1浅紫色
实验2:丙×丁,F1表现为浅紫色,F1自交,F2表现为3浅紫色:1紫色。
实验3:乙×丙,F1表现为1白:1浅紫色,F1中白花自交,F2表现为8白:3浅紫色:1紫色。
分析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实验1可知,控制酶1合成的基因是(A或a);据实验2分析可知,控制酶2合成的基因是(B或b)。
(2)据实验1、2分析可知,甲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丁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3)实验1中甲自交F1表现为2白:1浅紫色,可能的原因是存在某显性基因纯合致死现象,若这种假设成立,则实验3获得的F2中致死的基因型有_____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