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两个装置均需要在黑暗条件下进行 |
B.装置乙在Ⅲ处可检测到有酒精 生成 |
| C.装置乙中应让Ⅱ先放置一会再与Ⅲ连接 |
| D.装置甲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Ⅰ处的CO2 |
如下图P1、P2为半透膜制成的结构,且在如图的小室内可自由滑动。A室内溶液浓度为2mol/L,B室内溶液浓度为1.5mol/L,C室内溶液浓度为1.5mol/L,实验开始后,P1、P2分别如何移动
| A.P1向右、P2不动 |
| B.P1向左、P2向左 |
| C.P1向右、P2向右 |
| D.P1向左、P2不动 |
将川芎植株的一叶片置于恒温的密闭小室,调节CO2浓度,在适宜光照强度下测定叶片光合作用的强度(以CO2吸收速率表示),测定结果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如果光照强度适当降低,a点左移,b点左移 |
| B.如果光照强度适当降低,a点左移,b点右移 |
| C.如果光照强度适当增强,a点右移,b点右移 |
| D.如果光照强度适当增强,a点左移,b点右移 |
将两株植物放在封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并用全素营养液进行培养(如图甲所示),假设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和自然环境中相同,且空气温度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微生物对CO2浓度的影响均忽略不计。现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定了一天中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成上图中的乙图所示曲线。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C段比AB段平缓,由温度较低导致 |
| B.D点是植物光合作用开始的点 |
| C.0点至24点,经历24小时后植物体不会生长 |
| D.利用此装置和条件可直接探究温度对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 |
如图甲表示麦芽糖酶催化麦芽糖水解的模型,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麦芽糖酶的催化速率与麦芽糖量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模型能解释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其中a代表麦芽糖酶 |
| B.e-f上升的因素是麦芽糖的量,而酶量为无关变量,故整个实验中应设置“酶量一定” |
| C.如果温度升高或降低5℃,f点将下移 |
| D.可用斐林试剂鉴定麦芽糖酶是否完成对麦芽糖的催化分解 |
下图分别表示温度、pH与酶活性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曲线A表示酶与温度的关系,b点所对应的温度表示该酶的最适温度 |
| B.曲线B可以表示人体内胃蛋白酶的活力 |
| C.曲线C可以表示人体内胰蛋白酶的活力 |
| D.曲线D可以表示为胃蛋白酶的酶促反应从80oC不断降温至0oC的实验中测得的反应物量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