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分析下表,回答有关问题:
组 别 |
材 料 |
实 验 条 件 |
观察内容 |
A |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
0.9%NaCl溶液、8%盐酸、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 |
DNA和RNA在细胞中的![]() |
B |
浸泡过的花生种子 |
清水、苏丹Ⅳ染液、50%酒精溶液 |
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 |
C[ |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 |
蒸馏水 |
细胞吸水涨破 |
D |
紫色洋葱![]() |
解离液、0.3g/mL蔗糖溶液、清水 |
质壁分离及复原 |
(1)A组实验中,盐酸的作用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 ,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2)B组实验的目的是检测花生种子中含有脂肪,可观察到着色的小颗粒的颜色是 。
(3)在实验C中细胞吸水涨破后,可获得细胞膜。实验中以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为材料比其他动植物细胞的优点是 。
(4)D组实验中,如果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质壁分离现象,原因可能是 。
如图是两个生态系统中腐殖质总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这两个生态系统分别是 ( )
A.A是热带草原,B是热带雨林 | B.A是热带雨林,B是温带草原 |
C.A是冻土苔原,B是热带雨林 | D.A是冻土苔原,B是温带草原 |
(2009年潍坊模拟)下面表格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情况(相应动物右边格中的√表示此动物胃中含有的生物),请据表分析回答:
植物 |
食植昆虫 |
食虫昆虫 |
蛙 |
食虫鸟 |
鼠 |
蛇 |
鹰 |
|
食植昆虫 |
√ |
|||||||
食虫昆虫 |
√ |
|||||||
蛙 |
√ |
√ |
||||||
食虫鸟 |
√ |
√ |
||||||
鼠 |
√ |
|||||||
蛇 |
√ |
√ |
√ |
|||||
鹰 |
√ |
√ |
√ |
(1)该生态系统共有 条食物链。
(2)如果该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平均为10%,那么,若第一营养级的同化能量为2×107 kJ,则鹰最终获得的最大能量值是 。
(3)鹰处于第五营养级的食物链有 条。
(4)蛇和鹰的关系是 。
(5)要使生态系统完整,还需要增加的成分是 。
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甲~庚代表不同的生物,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和物种联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此食物网中有六条食物链,丁占有四个不同的营养级 |
B.戊接受的太阳能是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
C.丙可利用的总能量小于乙和丁可利用的总能量之和 |
D.向此生态系统大量引入外来物种,可增强该系统的稳定性 |
在生态系统中能将太阳能转化到生物群落中的是 ( )
A.蚯蚓 | B.硅藻 | C.硝化细菌 | D.酵母菌 |
农田生态系统中,假设有两条主要的食物链(如图):
如果有人大量捕捉蛙,短期内对该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 ( )
A.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平衡 | B.水稻虫害严重 |
C.蛇的数量迅速增加 | D.鼠的数量迅速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