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21三体综合征”与“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比较中,说法正确的是
A.二者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 B.二者可通过观察染色体数目分辨 |
C.二者都一定发生了基因结构的改变 | D.血细胞形态不能用于区分二者 |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洋葱表皮细胞,不能检视到染色体原因是
A.没有用龙胆紫染色 | B.试剂破坏了染色体结构 |
C.无染色体形成 | D.显微镜倍率不够 |
下图中哪一条曲线能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着丝点与相应极之间的平均距离
A.a曲线 |
B.b曲线 |
C.c曲线 |
D.d曲线 |
下列叙述中与右图表示的含义不相符的是
A.在油菜种子的成熟过程中,脂肪(甲)和糖类(乙)的含量变化,若在萌发过程中甲、乙表示的物质则刚好相反 |
B.某运动员长跑时体内CO2(甲)与O2(乙)的含量变化 |
C.甲、乙分别表示因CO2浓度骤然降低,某绿色植物体内C3和C5的含量变化 |
D.光照后叶绿体基粒片层薄膜上ATP(甲)与ADP(乙)的含量变化 |
将一植物置于密闭、透明的玻璃罩内,在适宜的温度、光照和充足的矿质养料条件下一段时间后,容器内CO2的含量有所下降,此时与实验初始相比可以断定植物体
A.合成有机物的速度加快 | B.有机物总量有所增加 |
C.呼吸作用有所减慢 | D.吸收水分和矿质离子的速度有所减慢 |
甲、乙两种水稻品种栽种于江南地区,在栽植后27日,进入梅雨季节,于栽种期间测量水稻的总糖含量变化情形,得到下表之结果。根据下表,下列推论何者错误?
江南地区水稻每株的总糖含量(g/株)变化情形
栽植后日数 |
7 |
14 |
21 |
28 |
35 |
甲品种 |
1.3 |
2.5 |
4.5 |
5.5 |
4.1 |
乙品种 |
1.1 |
1.6 |
3.5 |
4.3 |
4.1 |
A.水稻在梅雨季节有降低光合作用现象 |
B.乙品种水稻的光合作用受梅雨季节的影响可能比甲品种小 |
C.梅雨季节期间水稻仍然合成糖类 |
D.梅雨季节期间水稻每株的总糖含量的下降是因为呼吸作用的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