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每空1分。)细胞膜的存在使细胞成为一个独立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因此对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研究一直是生命科学研究目标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细胞十分微小、不易观察,因此,细胞的发现是在_________发明之后。但在此后的几百年里人们却从来没有能真实观察到细胞膜,这是因为细胞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右图表示物质进出细胞膜的示意图。
①A代表 分子;B代表 ;D代表 。
②在a-e的五种过程中,可代表被动转运过程的是图中编号 ;可代表氧气转运过程的是图中编号 ;
③葡萄糖被小肠吸收过程可以用图中编号 表示。
(3)1970年科学家运用免疫荧光标记法分别标记小鼠和人细胞膜表面的蛋白质,进行细胞融合实验,最终发现小鼠和人细胞膜表面的蛋白质能在融合细胞的表面基本呈均匀分布,由此证明细胞膜具有 性。
(4)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提出"细胞学说"的两位科学家是( )
A.英国学者罗伯特![]() |
B.德国动物学家施旺 |
C.美国科学家沃森 | D.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 |
E.荷兰学者列文虎克 F.瑞典博物学家林耐
G.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 H.英国科学家弗朗西斯.克里克
如图示某化合物的结构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20分)
(1)该化合物中有个氨基和个羧基,该化合物的名称是。
(2)该化合物有种氨基酸形成,造成这种不同的基团编号是。
(3)该化合物是由个氨基酸失去分子水而形成的,水分子中的氧自于,肽键的编号是。
(4)假设组成此化合物氨基酸的分子量平均为128,则此化合物的分子量是_______。
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果实中的贮藏物不断代谢转化,香蕉逐渐变甜。图A中Ⅰ、Ⅱ两条曲线分别表示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两种物质含量的变化趋势。(每空1分,共6分)
请回答下列问题。
取成熟到第x天和第y天的等量香蕉果肉,分别加等量的蒸馏水制成提取液。然后在a、b试管中各加5 mL第x天的提取液,在c、d试管中各加5 mL第y天的提取液,如图B。
(1)在a、c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碘液后,a管呈蓝色,与a管相比c管的颜色更________,两管中被检测的物质是________,图A中表示这种物质含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________。
(2)在b、d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斐林试剂,煮沸后,b管呈砖红色,与b管相比d管的颜色更________,两管中被检测的物质是________,图A中表示这种物质含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________。
生物学实验中常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试回答:(每空2分,共24分)
(1)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放大该标本的________。
(2)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细胞______个。
(3)在光照明亮的实验室里,用白色洋葱表皮细胞观察失水之后的细胞,在显微镜视野中能清晰看到细胞壁,但看不清楚细胞膜是否与细胞壁发生质壁分离,为便于判明,此时应( )
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B.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C.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4)某同学在实验时,先用一块洁净纱布擦拭镜头,再在一干净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放入一小块植物组织切片,小心展平后,放在显微镜载物台正中央,并用压片夹住。然后在双眼侧视下,将物镜降至欲接近玻片标本时停止。用左眼朝目镜里观察,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缓缓上升镜筒。请指出该同学操作中不正确的地方并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如果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左上方,应向________移动玻片,方能使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中央;在玻片上写一个字母“b”,则在显微镜的视野中观察到的是________。
(6)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种细胞或组织图像(D中细胞取自猪的血液)。
科学家依据________________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__(填标号)。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_(填标号),A、B所示细胞都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提取细胞膜时通常选用D图中的________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表为“探究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操作步骤,回答问题:
序号 |
加入试剂或处理方法 |
试管 |
||
1 |
2 |
3 |
||
1 |
注入新鲜的肝脏研磨液溶液 |
1mL |
1mL |
1mL |
2 |
注入蒸馏水 |
1mL |
/ |
/ |
3 |
注入氢氧化钠溶液 |
/ |
1mL |
/ |
4 |
注入盐酸 |
/ |
/ |
1mL |
5 |
注入过氧化氢溶液 |
2mL |
2mL |
2mL |
6 |
370C水浴保温 |
|||
7 |
观察3支试管中气泡量 |
气泡少 |
气泡少 |
(1)1号试管实验结果是,第5步可以调至第2步吗?。
(2)本实验依据的原理是:①;
②。
(3)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因变量是,无关变量有(填出两项)
(除说明外每空1分,共8分)将一个小绿色植物放入一个三角瓶中,如下图所示。在瓶中安放一个测定瓶中CO2浓度的传感器,将瓶口用橡胶塞塞上。传感器的另一端与计算机连接,以监测一段时间内瓶中CO2浓度的变化。如果用此装置进行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测定,请写出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1)图2中,在0—60 min,将图1所示装置置于黑暗条件下,其主要的生理活动的场所是。
(2)在60~120 min,再将图1所示装置置于下,此时间段测得的数值是的差值,是(净、总)光合作用的量。
(3)据图中数据,该植物60—120 min的平均光合作用速率为ppmCO2/min。
(4)测定该植物的相关速率还可以为观察指标。
(5)为使此研究结果更为科学,可采取的措施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