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分) 下图为四种不同的育种方法,分析回答:
(1) 图中A、D方向所示的途径表示 方法,一般从F2开始选种这是因为从F2开始出现性状分离,从F2以后一般采用 的方法来获得可稳定遗传的新品种。
(2) E和F都是对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进行处理,处理所作用的时期依次是在细胞分裂的________期和________期。
(3) 若亲本的基因型有以下四种类型
①从中选取两亲本相互杂交,后代表现型为3∶1的杂交组合是 。
②选乙、丁为亲本,经A、B、C途径可培育出 种纯合植物。该育种方法突出的优点是 。
(4) 上面四种方法中育种原理最相似的两种是 。(用图中字作答)
(5) 下列不是利用以上方法培育而成的是 。
A.太空椒 B.无子番茄 C.杂交水稻 D.八倍体小黑麦
(6) 利用F方法可培育出三倍体无籽西瓜属于 (可/不)遗传变异,此变异在光镜下 (可/不可)见。
无土栽培是近几十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栽培技术,其方法是把植物体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矿质元素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成营养液,并用这种营养液来栽培植物.请分析回答问题:
(1)用无土栽培营养液培养花卉等植物时,往往要给营养液通入空气,这一措施的目的主要是促进根的作用,以利于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这一生理过程主要发生在植物根细胞的(填一种细胞器)中.
(2)植物在吸收营养液中的矿质离子一段时间后,检测到营养液中留存的Ca2+较多而NO3-较少
这说明植物根细胞的细胞膜是一种膜.
(3)如果植物在培养过程中出现了萎蔫现象,其原因很可能是营养液浓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细胞液浓度.
将发芽率相同的甲、乙两种植物的种子,分别种在含有不同浓度(质量分数)钠盐的全营养液中,并用珍珠砂通气、吸水和固定种子。种子萌发一段时间后,测定幼苗平均重量,结果如下图。
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两种植物相比,更适宜在盐碱地种植的是。
(2)导致甲种植物的种子不能萌发的最低钠盐浓度为%。
(3)在钠盐浓度为0.2%的全营养液中,甲、乙两种植物的根尖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方式均为。
(4)将钠盐浓度为0.1%的全营养液中的甲种植物的幼苗,移栽到钠盐浓度为0.8%的全营养液中,其根尖成熟区的表皮细胞逐渐表现出质壁分离的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5)取若干生长状况相同并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乙种植物的幼苗,平均分成A、B两组。A组移栽到钠盐浓度为0.8%的全营养液中,B组移栽到钠盐浓度为1.0%的全营养液中,在相同条件下,给与适宜的光照。培养一段时间后,A组幼苗的长势将B组。从物质转化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有一种斑蝶,体硬而臭,鸟类不食。另有一种蛱蝶体软而无臭,但因其酷似前者而免遭鸟类捕食。这两种蝶类都能很好地在环境种内生存而不受鸟类的侵害。这是因为二者在进化过程中都形成了自己适应环境的特点,这就是斑蝶具有的和蛱蝶所具有的。
硫酸铵是农村常用的一种铵态氮肥,试回答下列问题;
(1)某硫酸铵肥料.实验测得氮的质量分数为20%,该样品中可能混有_________.
A.碳酸氢铵 B.硝酸铵
C.氯化铵 D.磷酸氢二氨
(2)下列物质不能跟硫酸铵肥料混合施用的是_________.
A.碳酸氢铵 B.草木灰
C.过磷酸钙 D.氯化钾
(3)田间一次施用该化肥过多会使植物变得枯萎发黄,俗称"烧苗",其原因是
A.根细胞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过多
B.根细胞不能从土壤中吸水
C.根系不能将水向上运输
D.根系加速了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过多
(4)有人给农作物施用15N标记的肥料,结果,在食用此农作物的动物尿中可查出15N,试问:
①含15N的化肥从土壤溶液中先后经_________和_________的过程而进入根细胞的.
②含15N的物质在植物体细胞内的_________处合成为植物蛋白质,以后被动物摄取;这种植物的蛋白质,在消化道内,先后经_________等酶的作用,又分解为含15N的氨基酸.
③含15N的氨基酸被吸收进入动物细胞内,又经_________作用被分解为含15N的物质,进而转变成_________随尿排出体外.
(5)在土地中施用(NH4)2SO4肥料时,植物吸收的NH多于SO,会不会造成细胞内酸碱度的不平衡
早在一百多年前(1883年)德国生物学家C.Engelmann用巧妙的实验研究了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他将棱镜产生的光谱投射到丝状绿藻上,并在丝状绿藻的悬液中放入一些细菌,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菌在丝状绿藻各部分的聚集情况。
(1)丝状绿藻多聚集在悬液中的什么位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细菌的聚集位置与丝状绿藻的位置相同.则其异化作用的类型是_________.
(3)写出A,B,C,D,E,F,G不同波长光的颜色: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将该丝状绿藻长期放在D色光下照射,丝状绿藻将会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什么情况下丝状绿藻周围的细菌呈均匀分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太阳辐射中的红外光和紫外光能否被丝状绿藻利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