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NH4+、Mg2+、Al3+、Fe3+、CO32−、SO42−、NO3−中的几种。①若加入锌粒,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②若加入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产生的沉淀量与加入NaOH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的阳离子只有H+、Mg2+、Al3+ |
| B.溶液中n(NH4+)=0.2mol |
| C.溶液中一定不含CO32−,可能含有SO42−和NO3− |
| D.三种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n(H+)∶n(Al3+)∶n(Mg2+) = 1∶1∶1 |
37 17Cl、35 17Cl为不同的核素,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4.48L 35 17Cl2含有0.72NA个中子 |
| B.37 17Cl、35 17Cl互为同位素,35 17Cl2与37 17Cl2互为同分异构体 |
| C.通常情况下,氯气做氧化剂,但氯气也具有还原性 |
| D.37 17Cl2的摩尔质量是74 |
2011年是国际化学年,中国的宣传口号是“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家用燃煤中加入适量的生石灰能有效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量 |
| B.以NO和NO2为主的氮氧化物是形成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的一个重要原因 |
| C.研发高效低毒的农药,降低蔬菜的农药残留量 |
| D.天然药物无任何毒副作用,可长期服用 |
中学常见物质A、B、C、D、E、X,存在下图转化关系 (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略去)。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A.若D是一种强碱,则A、B、C均可与X反应生成D
B.若D为NaCl,且A可与C反应生成B,则E可能是CO2
C.若D是一种白色沉淀,在空气中最终变为红褐色,则A可能是铁
D.若D是一种强酸,则A既可以是单质,也可以是化合物,且D可与铜反应生成B或C
某同学按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电解初期,石墨电极上有H2产生 |
| B.整个电解过程中,H+的浓度不断增大 |
| C.电解一定时间后,石墨电极上有铜析出 |
D.电解初期,总反应方程式为:Cu+H2SO4 CuSO4+H2↑ |
短周期元素X、Y、Z、R、W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X与Z、Y与W分别为同族元素。原子半径X<Y< W< R<Z,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内层电子总数少4,Z、R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Y、W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Y、Z、R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
| B.X2Y分子间存在氢键,故X2Y比X2W稳定 |
| C.X、Z分别与Y均可形成A2B与A2B2型化合物,且A2B2均有较强的氧化性 |
| D.由X、Y、Z形成的化合物能与X、Y、R形成的化合物发生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