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科学兴趣小组成员在查阅资料时了解到:牙膏除主要活性成分外。还有约占牙膏成分50%的CaCO3[或Si02、Al(OH)3、CaHP04]等摩擦剂和保持牙膏湿润的甘油等物质。于是对自己牙膏中的摩擦剂是什么产生了兴趣。
【建立假设】我牙膏中的摩擦剂有碳酸钙。
【进行实验】
①取2厘米长牙膏于小烧杯中,加入10毫升蒸馏水,充分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分离上层清液和沉淀,待用;
②用pH试纸测定所得溶液的pH大于7,正确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取少量沉淀物,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有大量气泡产生,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写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我牙膏中的摩擦剂一定有碳酸钙。
【反思交流】有同学指出上述实验没有对__________是否存在进行检验,因此,实验结论不成立。
【拓展延伸】资料表明可以利用钙离子与草酸根离子(C2O42-)结合产生草酸钙沉淀来检验钙离子。请写出草酸铵[(NH4)2C2O4]溶液和氯化钙溶液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为了探究酸碱性对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小明利用蒸馏水、1%淀粉溶液、稀释的唾液、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碘液等材料进行实验.请你完成相应的实验设计和问题分析.
【实验设计】
实验操作 |
设计要求 |
步骤一:取3支洁净的试管标为 、 、 ,在各试管中分别加入1%淀粉溶液2毫升;向 试管加入l毫升稀盐酸和l毫升唾液;向 试管加入1毫升氢氧化钠溶液和1毫升唾液;向 试管加入 | 设置对照实验 |
步骤二: | 控制实验条件 |
步骤三:10分钟后,往3支试管中分别滴入1滴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
获取实验证据 |
【问题与分析】
正确操作后,小明观察到
试管呈蓝色,而
试管没有出现预期的蓝色.他想:为什么
试管不呈蓝色?他推测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变质或者
试管中液体碱性太弱.在老师的帮助下,他证实了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且
试管中液体碱性强度足以抑制酶的催化作用.请你对
试管没有出现蓝色作出一种合理的猜测:.
气体的密度容易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为了测量常温常压下氧气的密度,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检查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步骤二:往烧瓶中装入适量的二氧化锰粉未.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并将适童的过氧化氢溶液倒人分液漏斗中,测出发生装置的总质量为
克.
步骤三:取一个集气瓶,用记号笔在适当位置做标记,将水注入集气瓶到标记处,用量筒测出这些水的体积为
毫升.再将集气瓶灌满水倒扣在水槽中等待收集.
步骤四:打开活塞,滴入过氧化氢溶液,同时干始收集气休.调节集气瓶在水中的上下位置,当集气瓶内、外的液面相平且刚好达到标记处时(如图).暂停反应.
步骤五:重复步骤四,再收集9瓶气体.
步骤六:称出反应后发生装置的总质量为
克.
(1)小明通过该实验,测得氧气的密度是克/毫升.
(2)步骤四中,控制集气瓶内、外液而保持相平的目的是.
(3)如果实验中装置气密性不良,将对测得的密度值有何影响?请说明理由.
工业烧碱具有较好的杀菌消毒作用且廉价易得,但工业烧碱中常含有杂质碳酸钠.某科学学习小组同学围绕工业烧碱样品纯度测定问题,展开了讨论与探究.
利用Na2CO3与稀H2SO4反应产生CO2,通过CO2质量的测定,确定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从而计算样品纯度.
(1)小科同学根据以上思路,设计了如图甲的实验方案(固定装置省略),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
(2)小明认为图甲实验方案的设计有缺陷,若按该方案进行测定会导致难以避免的误差,如装置内空气中的CO2没有排出、反应产生的CO2未被完全吸收等.为减小误差,使CO2质量的测定更准确,该小组同学根据以上讨论,对图甲方案进行改进,设计了如图乙的实验方案(固定装置省略)
图乙B装置中样品在与稀硫酸反应前和停止反应后,都要通过量的空气,反应前通空气时a、b、c三个弹簧夹的开闭情况是.
(3)若撤去图乙中的C装置,则测得工业烧碱的纯度将(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4)已知Na2CO3溶液与稀硫酸反应先生成NaHCO3,当Na2CO3全部转化为NaHCO3后,生成的NaHCO3能继续与稀硫酸反应生成CO2.
现向样品中加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后产生无色气体并得到X溶液.请分析推断反应后所得X溶液的溶质,其所有的可能组成.
某同学将光亮的镁条放入滴有酚酞的
饱和溶液中,产生大量气泡和白色固体,溶液红色加深.
(一)溶液红色加深,则反应后溶液的碱性(填"增强"、"不变"或"减弱").
(二)为确定气体和固体的成分,该同学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1)点燃产生的气体,火焰淡蓝色;将燃烧产物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无现象.则该气体为(写化学式).
(2)对白色固体做出如下猜测并进行实验:
【猜测】
查阅资料1:
能溶于水.
①白色固体可能是
;
②白色固体可能是;
③白色固体可能是
和
.
【实验】
①取洗净后的白色固体,加入足量的溶液,观察到,则白色固体一定含有
.
查阅资料2:
和
加热易分解,分别生成两种氧化物.
②为进一步确定白色固体的组成,该同学进行了定量实验:
称取干燥的白色固体22.6g,充分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并使分解产生的气体全部先通过浓硫酸,浓硫酸增重1.8g,则白色固体中含有,再通过碱石灰,碱石灰增重8.8g,则固体中各成分的质量比为.
合金在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已知某合金粉末除含铝外,还含有铁、铜中的一种或两种.小明利用如图装置对合金粉末中铁、铜的存在进行探究时,误把氢氧化钠溶液当成稀硫酸加入到锥形瓶中,他惊奇的发现有无色气体放出,注射器活塞向右移动.
【提出问题】难道
溶液也能与某些金属发生化学反应吗?
【查阅资料】
(1)铝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铁、铜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溶于水,溶液现无色)
【进行猜想】猜想1:该合金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铁.
猜想2:该合金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
猜想3:该合金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铁、铜.
【实验探究】下列实验(见表1)仅供选用的试剂:20%的硫酸溶液、30%的
溶液.
表1实验记录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 |
①取一定量的合金粉末,加过量的,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备用 |
粉末部分溶解,并有无色气体放出 |
合金中一定含有 |
②取步骤①所得滤渣,加过量,充分反应 |
滤渣部分溶解,并有无色气体放出,溶液呈浅绿色 |
合金中一定含有 |
【得出结论】猜想3成立.
【反思】
1.一般来说,活泼金属能与稀硫酸等算反应,而铝与酸、碱都能反应,说明铝具有特殊的性质.铝与稀硫酸发生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反应.
2.上述实验中用到的稀硫酸由浓硫酸稀释得到,稀释浓硫酸的方法是:把,并不断搅拌.
3.若小明向合金粉末中加入的是足量的稀硫酸,则最终剩余的固体成分是.
【拓展与分析】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比较铝、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