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0扬州26.) (10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CuSO4溶液与NaOH溶液的反应产物。
(1)两溶液混合生成蓝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沉淀放置一段时间后,完全变为黑色沉淀,猜想是CuO。为验证猜想,将沉淀过滤、洗涤、烘干后,用CO还原得到红色物质,且生成的气体能使________,写出CO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CuSO4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有时也会生成浅绿色沉淀 [化学式为CuSO4·3Cu(OH)2]和Na2SO4,则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3)为探究新制Cu(OH),的分解温度,设计水浴加热装置(如图)。

写出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②_______。该装置采用水浴加热,其目的是_______。
(4)18℃时,将溶质质量分数均为10%的CuSO4溶液与NaOH溶液
混合后,测得混合液温度为22℃,说明该反应_____(填“放热”或“吸热”)。当水浴温度分别为30℃、60℃、90℃时,黑色沉淀出现的时间为:2分钟、6秒、1秒,则说明温度越高,Cu(OH)2分解速率越_____(填“快”或“慢”)。该实验说明,Cu(OH)2分解温度________(填“无确定数值”或 “有确定数值”)。

科目 化学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5分)某校化学小组同学从家中带来淀粉、食盐、纯碱、泡打粉、去污粉和部分变质的熟石灰6种固体物质。老师从中取出任意3种并编号,让小组同学通过实验确认分别为哪种固体。

【查阅资料】
①该去污粉主要成分为碳酸钠和碳酸钙
② 该泡打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和有机酸
③ 熟石灰变质的原因是因为其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实验准备】
为顺利完成任务,小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了如下预备实验。部分现象记录如下:


实验1
取样,加足量水充分溶解
实验2
取样,加入适量稀盐酸
淀粉
白色浑浊,试管底部有不溶物
无明显现象
泡打粉
有气体产生,试管底部有白色不溶物
有气体产生

【实验过程】
小组同学对老师提供的三种固体进行实验探究。部分现象记录如下:


实验1
取样,加足量水充分溶解
实验2
取样,加入适量稀盐酸
实验3
取实验1上层清液,加入3滴酚酞溶液
固体Ⅰ
有气体产生,试管底部有白色不溶物
有气体产生

固体Ⅱ
固体溶解,形成无色溶液
有气体产生
溶液变红
固体Ⅲ
有白色浑浊,试管底部有白色不溶物
有气体产生
溶液变红

【得出结论】
1.固体Ⅱ、Ⅲ加水形成的溶液pH7 (填“>”、“<”或“=”);
2.分析以上实验现象得知,固体Ⅰ是,固体Ⅱ是
3.小组同学通过讨论认为固体Ⅲ不能确定的物质为 。请你设计确认该固体的实验方案

(6分)课外小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对其性质进行研究。

(1)若打开止水夹K1,关闭K2,从长颈漏斗向装置C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C中发生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通过分析A中的现象可证明CO2具有的性质是。B中盛放的试剂是
(2)若打开止水夹K2、K4,关闭K1、K3,从长颈漏斗向装置C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当观察到的现象时,证明E中CO2已集满。关闭止水夹K2、K4,打开K3,从分液漏斗向E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该实验中,能证明CO2与NaOH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现象是

蕲春实验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

(1)第一组同学在向A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后,发现A中溶液仍然呈红色,则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酚酞除外,用化学式表示) ;第二组同学做完A实验后溶液呈无色,用微观理论解释A中溶液变为无色的反应的实质是 
(2)第三组同学做B实验用于确认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能发生化学反应(实验前K1、K2均处于关闭状态)。B实验全过程的操作及现象是:

步骤
现象
第一步:
气球胀大
第二步:
气球又缩小至原来状态


(3)请写出气球缩小至原来状态的化学方程式 
(4)实验结束后,小军将以上同学做的A、B两个实验的废液均倒入同一个大烧杯中,观察到混合后的废液呈红色,由此产生疑问:
[提出问题]大烧杯的废液中含有哪些溶质?(酚酞除外)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CaCl2+Na2CO3=CaCO3↓+2NaCl
[实验验证]取一定量的废液,逐滴加入氯化钙溶液,如图2为同学们根据部分实验现象绘制的关系曲线。
[实验结论]如果观察到的现象只有沉淀产生,溶液仍然为红色,则废液中的溶质为 ;如果观察到有沉淀产生,溶液仍由红色变为无色,则废液中的溶质为 

(4分)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和同学们一起进行实验探究。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
【知识梳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呢?
【猜想与假设】
甲组:只有Na2SO4乙组:有Na2SO4和H2SO4丙组:有Na2SO4和NaOH
【收集证据】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2)
【表达与交流】为了验证其余猜想,甲组同学的实验方案是取少量试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产生。你认为他们的实验方案(3)(填“正确”或“不正确”),你的理由是(4)
乙组同学取少量试液于试管中,加入(5)______溶液,振荡,观察到(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反思与评价】为回收硫酸钠,应取剩余试液于烧杯中,加入(7)______ 溶液,充分搅拌,蒸发即可得到纯净的硫酸钠。

(4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二氧化碳气体与氢氧化钠的反应(装置气密性良好)。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向B中反应后的液体中滴加氢氧化钙溶液,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2)B中气球体积变大的原因是
(3)通过对比A、B中气球体积变化不同,可以说明的结论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