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路德认为只要信仰上帝,灵魂便可得救。这表明宗教改革者
| A.具有无神论思想 | B.否定君主权威 |
C.排斥教会这种组织形式![]() |
D.肯定人的智慧和能力 |
“西学东渐”过程中在中国产生较大影响的各种思潮的先后顺序是( )
①民主与科学②民主共和③君主立宪④马克思主义
| A.①②③④ | B.②①④③ |
| C.③②①④ | D.③①④② |
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继续,是对辛亥革命的“补课”。其含义指它( )
| A.主张民主共和 | B.深入学习西方文化 |
| C.挽救民族危亡 | D.彻底批判封建正统思想 |
2008年5月4日,北京大学迎来了110周年的校庆。在庆祝建校110周年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北大隆重颁发学生五四奖章、班级五四奖杯、“蔡元培奖”、“杰出校友奖”、杰出教育贡献奖等奖项。人们回顾这所学校的光荣历史时,发现北京大学与中国近代历史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①胡适担任北大校长后,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②“蔡元培奖”的设立与蔡元培执掌北大,锐意改革,成绩突出有关
③陈独秀在北大创办《新青年》,掀起新文化运动
④“学生五四奖章”源于历史上的五四运动
| A.①②④ | B.①③ | C.②④ | D.②③④ |
马克思指出:“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助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来的语言,演出世界历史的新场面。”这一观点评价下列哪项较为恰当( )
| A.中体西用的思想 |
| B.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 |
| C.孙中山的旧三民主义 |
| D.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 |
史学家郝延平在《守旧与革新》一文中谈道:“中国对西方称呼由(19世纪)60年代前的‘夷务’,到七八十年代改称‘洋务’和‘西学’为主。”该变化反映了( )
| 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
| 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 |
| 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 |
| 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