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每空1分,共5分)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时,要溶解已称好的NaCl固体,就选择的仪器是       (填序号)。⑵进行过滤操作时,除选用上述有关仪器外,还缺少的一种实验用品是         ,仪器⑤所起的作用是         。下列混合物的分离能直接用过滤的方法完成的是       (填序号)。
A.从酒精溶液中分离出酒精
B.从浑浊的河水中分离出泥沙
C.从海水中分离出氯化镁
⑶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择的实验仪器是   (填序号)。

科目 化学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未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课外小科约老师继续探究铁粉和硫粉反应的实验:他们各自取一定量的铁粉和硫粉均匀混合后堆放在石棉网上,在其中插入烧红的玻璃棒,反应立即发生。拿掉玻璃棒后,反应继续剧烈进行,反应过程中有少量刺激性气味的气体x产生。反应结束后,都得到了黑色固体。老师得到的黑色固体不会被磁铁吸引,而小科的却会被磁铁吸引。
(1)铁和硫的反应是(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2)气体 x 的化学式为
(3)对比老师的实验结果,小科猜想自己得到的黑色固体可能是有剩余的铁或有生成的四氧化三铁。小科想验证是否有铁剩余。
老师启发小科:硫化亚铁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硫化氢气体,该气体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于是,小科认为正确连接如图所示的三个装置并进行实验,如果 a 处有水压出,就能验证有铁剩余。

①小科依次连接各装置的导管口: e b a 。(填" c d "或" d c ")
②老师指出设计不够合理,不能就此验正猜想。请你帮小科说出不够合理的原因:
于是小科改进了实验设计,继续进行探究…

实验室中常用分解过氧化氢来简便快速的制备氧气,化学小组进一步探究外界条件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并进行了氧气的性质实验。
[查阅资料]有些水果、蔬菜对过氧化氢的分解有催化作用。
[实验探究1]探究苹果和土豆对过氧化氢分解是否有催化作用及催化效果:
各量取6ml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倒入1、2、3号三志试管中,取大小、形状基本相同的苹果块和土豆块,分别放入2、3号试管中,并把带火星的木条分别同时伸入三支试管口内,观察现象并记录如下:

试管编号
1
2
3
材料名称

苹果
土豆
实验现象
反应速率
很慢
稍快
较快
产生气泡
很少
比1中多
较多
复燃情况
不复燃
复燃
很快复燃
实验结论

[实验探究2]探究浓度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取10ml30%的过氧化氢三份,将其中两份分别稀释为不同浓度的溶液,同时测定收集到100ml氧气所用的时间,(其它实验条件均相同)记录如下:

实验编号
1
2
3
过氧化氢溶液浓度
5%
15%
30%
所用时间(秒)
205
25
3
实验结论

[实验条件3]用上述收集的仪器与不同位置进行反应,其中有一固体能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 D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 A 为黑色固体, D 为蓝色沉淀,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

(1) A 物质的化学式为 A 物质还可以与(写一种)反应生成 B 物质。
(2)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①~④的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类型的有(填写序号)。

某农村中学的化学兴趣小组在开展实验活动时,利用山泉水配制氢氧化钠溶液,结果几次配制所得的溶液都出现浑浊的现象,放置一段时间后,容器底部还出现白色沉淀物。该兴趣小组的同学针对此奇异的现象展开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用山泉水配制氢氧化钠溶液为什么会出现浑浊?白色沉淀物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Ⅰ.氢氧化钠样品不纯,含不溶性杂质;
Ⅱ.氢氧化钠与溶解在山泉水中的某物质发生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物质。
(1)小明通过实验很快就排除了猜想Ⅰ,他的实验是
查阅资料:本地山泉水是硬水,含较多的碳酸氢钙,碳酸氢钙[ C a ( H C O 3 ) 2 ]受热会分解,也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且都有碳酸钙生成。
(2)小红取来少量的山泉水于烧杯中,往其中加入适量的肥皂水,搅拌,观察到的现象,确认所取的山泉水是硬水。
(3)小明和小红取含有碳酸钙的沉淀物进行实验:取少量的沉淀物,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实验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该山泉水经过(填操作名称),就可用于配制氢氧化钠溶液。

某食品包装袋中有一个小纸袋,上面写"生石灰干燥剂,请勿食用"。该食品已放置两月有余。请你对下列问题进行探究。
(1)小纸袋中的物质能否继续作干燥剂?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取足量的小纸袋中的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触摸杯壁

可继续作干燥剂

(2)猜想:小纸袋中的物质除含有 C a O 外,还可能含有 C a ( O H ) 2
(3)请设计实验证明(2)中你所填的物质是否存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