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主张“天下人”平分“天下田”,孙中山提出“平均地权”。二者的相同点是
A反对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B维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C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D土地国有和绝对平分土地
在1843年,广东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教,宣传反清思想。我们不可能从该宗教教义中观察到()
A.多神崇拜 | B.大同思想 | C.平均主义 | D.政教合一 |
观察两组数据。第一组:鸦片战争之后短短的几年,据估计英国输华商品比战前增加了3.5倍,其中棉纺织品增加了4倍多。第二组:1855年以前的十多年间,英国对华工业品贸易始终在200万英镑左右徘徊,1853年中国人均消费英国棉纺织品的价值只有0.75便士。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中国开口通商后,英国对华贸易额逐年保持较快增长 |
B.中国开口通商后,外国的商品对中国经济的冲击不大 |
C.英国输华商品在头几年之所以猛增,可能是因为以前的贸易额很小 |
D.两组数据所能得出的结论相互矛盾,可能其中一组数据有错误 |
1843年,一个军官在他回忆录的结尾用大写字母写了这样一句话:“CHINA HAS BEEN CONQUERED BY A WOMAN。”他是想强调()
A.英国女王的伟大 | B.中国清政府的顽强 |
C.鸦片战争的结果 | D.鸦片战争的影响 |
用口诀记忆历史内容效率高且印象深刻。我且编一个以作示范:“公使进北京,内地可游历;增开十口岸,军舰长江行。赔款且不论,搜刮老百姓;天津事没完,接着占北京。”该口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及条约内容是()
A.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 B.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 |
C.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 | D.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北京条约》 |
《辛丑条约》规定,中国从海关银等关税中拿出4亿5千万两白银赔偿各国,并以各国货币汇率结算,按4%的年息,分39年还清,史称“庚子赔款”。这里的“庚子”是指()
A.1900年 | B.北京时间0时到1时 |
C.1901年 | D.以上答案都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