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为实现扼制温室效应,使用下列燃料可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的是 (    )

A.氢气 B.天然气 C.汽油 D.乙醇汽油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保护水资源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3月11日,日本发生的9.0级大地震并发海啸引起福岛核电站危机。 3月28日,日本政府宣布从受到破坏的福岛第一核电站区域内土壤中检测出放射性钚-238()、钚-239()和钚-240(),“表明了事故的重大性和严重性”。3月30日,在我国沿海和内地的部分地区空气中监测到来自日本核事故释放出的极微量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其对公众可能产生的附加辐射剂量小于岩石、土壤、建筑物、食物、太阳等自然辐射源的天然本底辐射剂量的十万分之一,对环境和公众健康不会产生影响,无需采取任何防护措施。下列关于钚元素和碘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钚-238、钚-239和钚-240是同素异形体的关系
B.钚元素和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都属于主族元素
C.碘-131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53,中子数是88
D.基态碘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是5s25p5

在一定条件下,将1 mol CO和1 mol水蒸气通入容器中发生下述反应:CO+H2OCO2+H2,达到平衡后,测得CO2 0.6 mol;再通入0.3 mol水蒸气,又达到平衡后,CO2的物质的量为

A.0.7mol B.0.8mol C.0.6mol D.0.9mol

用标准的NaOH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选用酚酞为指示剂,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原因可能是

A.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其它操作均正确
B.盛装未知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未用待测液润洗
C.滴定到终点读数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处悬挂一滴溶液
D.未用标准液润洗碱式滴定管

下列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①已达平衡的反应C(s)+H2O(g)CO(g)+H2(g),当增加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时,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②已达平衡的反应N2(g)+3H2(g)2NH3(g),当增大N2的浓度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2的转化率一定升高
③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平衡时,若减小反应器容积时,平衡一定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④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达平衡时,在恒压反应器中充入稀有气体,平衡一定不移动

A.①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在相同的条件下(500℃),有相同体积的甲、乙两容器,甲容器充入1gO2和1gSO2,乙容器充入2g O2和2g SO2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乙>甲 B.平衡时O2的浓度:乙>甲
C.平衡时SO2的转化率:乙>甲 D.平衡时SO2的体积分数:乙>甲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