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配制成1mol/L的稀硫酸.现实验室仅需要这种硫酸220mL.试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稀硫酸时,应选用容量为________mL的容量瓶;
(2)经计算需要用量筒量取________mL浓硫酸,在量取时宜选用下列量筒中的____(填字母).
A.5mL | B.10mL | C.15mL | D.50mL |
(3)在量取浓硫酸后,进行了下列操作:
①等稀释的硫酸其温度与室温一致后,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
②往容量瓶中小心加蒸馏水至液面接近环形标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使溶液的凹液面底部与瓶颈的环形标线相切。
③在盛硫酸的烧杯中注入蒸馏水少量,并用玻璃棒搅动,使其混合均匀。
④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至3次,并将洗涤液全部注入容量瓶上述操作中,正确的顺序是(填序号)________。
(4)指出本实验操作错误的地方,并进行更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上述配制过程中,用刚刚洗涤洁净的量筒来量取浓硫酸,其配制的稀硫酸浓度会________(填“偏高”、“偏低”、“无影响”,下同).若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或未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则配制的稀硫酸浓度会________。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制取氨气和探究氨气的有关性质,进行了下列实验。
(1)根据图A氨气的制备装置制取氨气,试回答:收集氨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装置中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两组同学用干燥的圆底烧瓶各收集一瓶氨气,根据图B喷泉实验的装置进行实验,都观察到美丽的红色喷泉。
根据实验现象说明氨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组同学完成喷泉实验后,圆底烧瓶中所得溶液如图C所示。请通过分析确认:甲组同学所得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组同学所得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
某化学探究学习小组设计如下图装置制取硝酸(夹持和加热仪器均已略去)。实验中可供使用的药品有:Na2CO3、NaHCO3、NH4HCO3、Na2O2、NaOH溶液和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2)撤去装置D中的加热装置后,铂丝仍然保持红热,这是因为D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是一个(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3)装置F中盛放的是溶液,其作用是。
(4)实验过程中,要使NH4HCO3充分转化为HNO3,还要在装置D中通入过量的氧气。甲同学提议在C处连接一个制取氧气的装置,乙同学认为可直接在A中再加入上述提供药品中的一种物质,这种药品的化学式是
如何防止铁的锈蚀是工业上研究的重点内容。为研究铁锈蚀的影响因素,某同学做了如下探究实验:
序号 |
内容 |
实验现![]() |
1 |
常温下将铁丝放在干燥空气中一个![]() |
干燥的铁丝表面依然光亮 |
2 |
常温下将铁丝放在潮湿空气中一小时 |
铁丝表面依然光亮 |
3 |
常温下将铁丝放在潮湿的空气中一个月 |
铁丝表面已变得灰暗 |
4 |
将潮湿的铁丝放在高于常温的空气中一小时 |
铁丝表面已变得灰暗 |
5 |
将浸过氯化![]() |
铁丝表面灰暗程度比实验4严重 |
回答以下问题:
(1)上述实验中发生了电化学腐蚀的是(填实验序号);在电化学腐蚀中,负极反应是;
(2)由该实验可知,可以影响铁锈蚀速率的因素是。
(3)为防止铁的锈蚀,工业上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答两种方法)。
(1)向Na2CO3的浓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直到不再生成CO2气体为止,则在此过程中,溶液的c(HCO3- )变化趋势可能是:①逐渐减小;②逐渐增大;③先逐渐增大,而后减小;④先逐渐减小,而后增大。4种趋势中可能的是 。
(2)pH相同的HCl溶液、H2SO4溶液、CH3COOH溶液各100 mL。
①3种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
②分别用pH为0.1的NaOH溶液中和,其中消耗NaOH溶液最多的是 。
③反应开始时,反应速率 。
A.HCl最快 | B.H2SO4最快 | C.CH3COOH最快 | D.一样快 |
某学生用0.2000mol·L-1的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其操作可分为如下几步:
①用蒸馏水洗涤碱式滴定管,注入0.2000mol·L-1的标准NaOH溶液至“0”刻度线以上
②固定好滴定管并使滴定管尖嘴充满液体;
③调节液面至“0”或“0”刻度线稍下,并记下读数;
④量取20.00mL待测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中,并加入3滴酚酞溶液;
⑤用标准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读数。
⑥重复以上滴定操作2-3次。
请回答:
(1)以上步骤有错误的是(填编号)________,该错误操作会导致测定结果___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步骤④中,量取20.00mL待测液应使用__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在锥形瓶装液前,留有少量蒸馏水,测定结果____________(填“大”、“偏小”或“无影响”)。
(3)步骤⑤滴定时眼睛应注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下是实验数据记录表
滴定次数 |
盐酸体积(mL) |
NaOH溶液体积读数(mL) |
|
滴定前 |
滴定后 |
||
1 |
20.00 |
0.00 |
18.10 |
2 |
20.00 |
0.00 |
16.30 |
3 |
20.00 |
0.00 |
16.22 |
从上表可以看出,第1次滴定记录的NaOH溶液体积明显多于后两次的体积,其可能的原因是()
A.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结束无气泡
B.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
C.NaOH标准液保存时间过长,有部分变质
D.滴定结束时,俯视计数
(5) 根据上表记录数据,通过计算可得,该盐酸浓度为:____________mol·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