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的圆表示某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等值线,O点为极值点,据此回答24~26题。若图中圆为等压线,PK、QH表示大气的水平运动方向
A.图示区域中心地区以下沉气流为主 |
B.该天气系统在夏秋出现称为台风 |
C.该天气系统控制一定寒冷干燥 |
D.图示区域中心地区以上升气流为主 |
若圆表示赤道,O点为北极点,PQ线两侧日期不同
A.图中P点的经度为180°,Q点的经度为0° |
B.由P到N走最近距离方向是先东北再东南 |
C.图中M、N为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点 |
D.此时北京时间为新一天的20时 |
若图中圆为某时刻昼半球太阳高度等值线图,P、Q两点的纬度为15°N
A.H点的太阳从东南升西南落 |
B.从图中P点到Q点的经度大于180° |
C.北印度洋洋流海水向西流动 |
D.此时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
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16
时53分 ,海地发生7.3级强烈地震,震中(18.5°N,72.5°W)位于海地首都太子港西南仅16公里的地方,该国官方预计遇难人数可能超过十万人。据此回答下列1~3题。
当海地地震发生时,北京时间是 ()
A.2010年1月12日21点53分 |
B.2010年1月13日5点53分 |
C.2010年1月13日21点53分 |
D.2010年1月1![]() |
当海地地震发生时,全球处于12日的日期范围占全球范围的比例大约是()
A.八分之五 | B.二分之一 | C.八分之七 | D.八分之三 |
当海地地震发生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最接近下图中的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下图从a→c→b→c→a是某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读图回答1-2题该地所处的纬度位置是()
A.16°26′N | B.7°S | C.29°26′S | D.16°26′S |
a所代表的日期是()
A.北半球的夏至日 | B.北半球的冬至日 |
C.北半球的秋分日 | D.北半球的春分日 |
读“我国某地区月等温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M地的气温是26℃—28℃ |
B.图示区域从沿海向内陆气温逐渐降低 |
C.M地气温高是由于地处盆地地区 |
D.此时同纬度表层海水温度低于陆地 |
图中箭头表示南半球某地高空大气的运动方向,据图完成1-2题。图中哪条虚线为高压脊线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图中降水可能性最大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读图,完成1-2题。图中Q地的年降雪日数可能是
A.8天 | B.12天 | C.9天 | D.4天 |
造成P地一月等温线向北弯曲的原因是该地
A.地势较低,气温较高 | B.地势较高,气温较低 |
C.降水量少,气温较低 | D.有河流流经,气温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