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认为史学研究分为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和历史解释等环节。下列表格反映哪一环节( )
| 年 代 |
科技发明(件) |
中 国 |
世界其他国家 |
||
| 件数 |
百分比 |
件数 |
百分比 |
||
| 公元1-400年 |
45 |
28 |
62% |
17 |
38% |
| 公元401-1000年 |
45 |
32 |
71% |
13 |
29% |
| 公元1001-1500年 |
67 |
38 |
57% |
29 |
43% |
| 公元1501-1840年 |
472 |
19 |
4% |
453 |
96% |
A.问题形成 B.史料整理 C.史料收集 D.历史解释
二战后的新科技革命导致了社会从业人员结构的变化。其中,从业人员比例不断下降的是( )
| A.职业经理人员 | B.国家公职人员 |
| C.第二产业从业人员 | D.第三产业从业人员 |
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文中的“安全网”应理解为( )
| A.社会保障政策 | B.强大的国防体系 |
| C.劳动安全保护法 | D.发展农业生产 |
右图是英国的考文垂大教堂,1962年,它的重新开放,被视为西欧复兴的象征。二战后西欧诸国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不包括( )
| A.利用美国的援助 | B.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 |
| C.发展高科技和新兴产业 | D.利用经济的非军事化 |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名言出自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费里德曼之口,他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创立“货币主义”理论,大力主张“自由市场经济”,公开与凯恩斯主义唱反调。费里德曼的“货币理论”( )
| A.与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主张完全一致 |
| B.指导了二战后西方国家经济干预政策的实施 |
| C.促使一些国家减少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
| D.导致了经济“滞胀”问题的出现 |
罗斯福新政实施后,有人说美国的经济中心已从华尔街移到了华盛顿,其含义是( )
| A.金融巨头在危机中破产 | B.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加强 |
| C.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 | D.私人经济受到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