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在常温下易升华,右图是干冰升华时的情景,根据图中信息,从“
”这一角度分析干冰具有的性质和用途
(1)干冰升华时 (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热,因此可作致冷剂
或用于人工降雨。
(2)干冰转化成二氧化碳气体后能参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同时放出 (填名称)。
(3)将干冰转化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可看到_____ 的现象,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加热后可看到____________ __的现象。
(4)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含量过高,容易造成“温室效应”.为了减缓“温室效应”,以下建议中合理的是 (填序号)。
①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等能源;②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③大量植树种草,禁止乱砍滥伐。
( 5 )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6 )下列变化中,对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气体总量平衡至关重要的是 (填序号)
| A.CO2+H2O=H2CO3 | B.6CO2+6H2O C6H12O6+6O2 |
C.CO2+C 2CO |
D.CO2+2NaOH=Na2CO3+H2O |
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与化学密切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和生活常识完成以下问题。
(1)民以食为天。下表为学校食堂的午餐菜谱,其中米饭能为学生提供的营养素为________,从均衡营养的角度,你建议再补充的一种食物是________。
| 主食 |
米饭 |
| 副食 |
红烧牛肉、清蒸鱼、油炸花生米 |
| 饮料 |
可乐、牛奶 |
(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衣着越来越讲究。下列制作衣服的原料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_________。
①棉花②涤纶③蚕丝④锦纶⑤羊毛
(3) 精明的商家开发了形式多样的竹炭饰品,在装点新居的同时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这是因为竹炭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具有这一性质的原因是其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结构。
(4)自驾旅游选用乙醇汽油作燃料。写出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现有H、O、C、S、Na五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各一种,用化学式填空。
(1)形成酸雨的气体之一___________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__________
(3)金属氧化物___________
(4)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碱面”___________
溶液具有广泛的用途,根据溶液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20℃时,向盛有40
氯化钠固体的烧杯中加入100
水,充分搅拌后,仍有4
固体未溶解.
①所得溶液是20℃时氯化钠的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②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
(2)现用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密度约为1.09
),配制20
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①需要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
(计算结果精确到0.1),需要水
(水的密度为1
).
②该溶液配制过程中用到的仪器除了量筒、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量取所需要的12%的氯化钠溶液时,应选用(填"10
"或"20
"或"50
")规格的量筒.
③把配制好的上述溶液装入中(填"广口瓶"或"细口瓶"),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
实验室里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石灰石和稀盐酸以及如图所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
和
的名称:
;
.
(2)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和药品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是(填字母).
(3)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和药品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择的装置是(填字母).
(4)组装仪器时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的操作:先把玻璃管口,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
化学在防治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使更多地化学生产工艺和产品向着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
(1)为从源头消除污染,生产、生活中要选择对环境影响小的燃料,已知充分燃烧
天然气和煤所产生的
和
气体的质量如图所示,则燃烧产生的气体更易导致酸雨.
(2)某火力发电厂为了防止环境污染,需将废气中的二氧化硫进行处理,其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若100
废气中含有1.6
二氧化硫,则处理1000
这种废气需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
.
(3)某工厂以流量10
(升/秒)排出含硫酸9.8%的工业废水,现向该废水中排入含氢氧化钠2%的工业废水,与硫酸反应后再排出,要使处理后的废水呈中性,则含氢氧化钠2%的工业废水的流量应为
(上述含酸废水和含碱废水的密度均近似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