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有人制作了一个家庭制氧装置。该制氧装
置由2个饮料瓶、2根软管和药剂构成,整套装置成本不到3块钱。药剂包括过氧碳酸钠(2
Na2 C03·3 H2 O2)和二氧化锰。制氧时,先在两个饮料瓶中加入适量的水,再往甲瓶中加入
药剂:产生的气体通过B管从乙瓶导出,即可供人吸氧。
(1)为了顺利地导出甲瓶中产生的氧气,A软管在甲瓶中应 ▲ 。(选填“不伸入液面’’或“伸人液面")
(2)药剂加入水中后会发生以下两个反应: 2 Na2 CO3·3 H2O2="2" Na2 CO3+3 H2O2;
2H2 O22 H2 O+O2↑从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来看,它们都属于 反应。
(3)已知一包总质量为110克的药剂可34克过氧化氢,则这包药剂完全反应会生成多少克氧气?
20.黄铜是铜、锌合金,它可用来制造机器、电器零件及日用品。为测定某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现取10g该样品粉碎,加入到50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为3.5g。计算:
(1)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2)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小明家购买了一瓶白醋,标签上注明醋酸的质量分数≥5%。小明想:这瓶白醋中醋酸的含量是否与标签的标注相符?请你用有关酸碱的知识,定量测定白醋中醋酸的含量。
《实验原理》
⑴用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和醋酸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3COOH + NaOH = CH3COONa + H2O
⑵在混合溶液中,当醋酸和氢氧化钠完全中和时,再增加1滴氢氧化钠溶液,溶液就呈碱性,而1滴氢氧化钠溶液约为0.05 ml,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
《实验步骤》
⑴用取12.0 mL白醋(密度近似为1.0g/ ml),倒入烧杯中,加入20 ml蒸馏水稀释,再滴入几滴酚酞试液。
⑵量取45.0 ml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密度近似为1.0 g/ ml),用胶头滴管取该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地滴加到稀释后的白醋中,同时不断地搅拌烧杯中的溶液。滴至恰好完全反应,剩余氢氧化钠溶液5.0 ml。
《交流反思》⑴在实验步骤①中,加适量水稀释白醋,对实验结果有无影响?为什么?
⑵在实验步骤②中,小明如何确定醋酸和氢氧化钠已完全中和?
《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数据,通过计算判断白醋中醋酸的含量是否与标签的标注相符?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一个有趣的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NaOH,变质程度怎样?
《设计方案》先称取21.2g 的NaOH样品(杂质为Na2CO3),配成溶液,然后向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直至过量,根据生成CO2的质量计算出Na2CO3
的质量,从而进一步确定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
《进行实验》实验测得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产生CO2气体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
《数据处理》写出以下计算过程:
(1)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为多少?
(2)该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反思与交流》①从图中0~A点说明:在NaOH 与Na2C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强酸,首先反应的物质是;②根据反应方程式分析,NaOH部分变质或全部变质,与没有变质的NaOH相比,中和反应时消耗强酸的量。
(5分)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20g石灰石样品(假设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其他物质反应),向其中加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95%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欲配制100g上述实验所用的稀盐酸,需要36.5%的浓盐酸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
(3)列出求解该样品申参加反应的碳酸钙质量(x)的比例式 ________
(4)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5)向反应后的固液混合物中加入l13.6g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只含一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则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
某化工厂用氨碱法生产的纯碱产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其产品包装袋上注明:碳酸钠≥96%。为测定该产品中含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了以下实验:取12g纯碱样品放入烧杯中,称得烧杯及纯碱样品的总质量为158g,再把100g稀盐酸平均分成四份,依次加入到样品中,每次均充分反应。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所加盐酸的次数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盐酸的质量/g |
25 |
25 |
25 |
25 |
烧杯及所盛物质总质量/g |
181.2 |
204.4 |
228.6 |
253.6 |
请计算:(要求计算过程)
(1)第一次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该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否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