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往往可利用自己呼出的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粉末作用来获得所需的氧气,并合理处理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假如某宇航员在某次太空飞行中预计消耗氧气480kg,则该宇航员应在太空舱中至少准备多少克过氧化钠。(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科目 化学   题型 计算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物质组成的综合计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一烧杯中盛有20.4g Na2CO3和NaCl 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下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烧杯中溶液的pH7(填>、=、<)。
(2)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
(3)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A点时,烧杯中为不饱和溶液(常温),通过计算求出其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某化学活动小组需要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和锌粒反应来制取氢气,但实验室现只有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试计算(请写出计算过程):
(1)将10g浓硫酸配制成所需的稀硫酸,需要水的质量为多少克?
(2)取上述配制好的稀硫酸20g与足量锌粒充分反应。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式并计算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

为测定混有少量氯化钠的碳酸钠(Na2CO3)固体的质量分数,向盛有12g该混合物的烧杯中加入过量稀盐酸,碳酸钠完全反应。反应过程用精密仪器测得烧杯和药品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数据记录如下:

反应时间
t0
t1
t2
t3
t4
t5
烧杯和药品质量/g
210.0
206.7
205.9
205.6
205.6
205.6

(1)则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g;
(2)请计算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要求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
(3)假如称量准确,通过计算得到的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比实际数值偏小,则原因可能是:

(9分)碳酸钡广泛应用于显像管(CRT)、陶瓷、光学玻璃等行业。有一种碳酸盐矿石其主要成分为碳酸钡和碳酸钙,以此矿石为原料生产碳酸钡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碳酸钡和碳酸钙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高温下能分解成两种氧化物;氧化钡和氧化钙都能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氢氧化物,这两种氢氧化物均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但氢氧化物溶解度有一定的差异,下表所示的是两种氢氧化物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0
40
80
Ca(OH)2溶解度/g
0.187
0.141
0.094
Ba(OH)2溶解度/g
1.67
8.22
101.4

(1)矿石研磨成粉末的目的_______________
(2)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焙烧炉中添加焦炭粉和热空气是为了维持炉内的高温状态
B.焙烧炉内只涉及分解反应
C.废渣需要经过洗涤才能弃渣,是为了保护环境,同时充分利用原料
(3)写出焙烧炉中含钡元素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除了水之外,进入分离池中的物质是,请你推测分离池中操作②的方法是(选填“A”或“B”)。
A.降温,过滤;B.加热,过滤
(5)写出由溶液B制取产品的化学方程式:
(6)若此矿石原料50t,得到的产品质量为19.7t , 则此矿石中钡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共2分)

某石灰厂有一批石灰石原料,为了测定该石灰石的纯度,厂化验室技术员称取6.25 g研碎的石灰石粉末,进行四次高温煅烧(杂质没有变化)、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的重复操作,记录数据如下:(提示: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气体)

操作次序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剩余固体质量
5.55g
4.35g
4.05g
4.05g

试计算:
(1)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 g;
(2)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