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情况下,F1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是12:3:1,则F1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是
A.1:1:1 | B.3:1 | C.2:1:1 | D.1:1 |
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两种豌豆杂交,按自由组合规律遗传,F2代中基因型、表现型的种类数以及显性纯合子的比例依次是()
A.27、8、1/64 | B.27、8、1/8 | C.18、8、1/64 | D.18、8、1/8 |
与家兔毛型有关的基因有两对(A、a和B、b),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其中至少一对隐性基因纯合就能出现力克斯毛型,否则为普通毛型。若只考虑上述两对基因对毛型的影响,用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家兔作为亲本杂交得到F1,F1彼此交配得到F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F2出现不同表现型的主要原因是F1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的现象
B.F2中与亲本毛型相同的个体占3/8
C.F2中力克斯毛型兔有5种基因型
D.F1测交后代中普通毛型:力克斯毛型=1:3
关于孟德尔所做的豌豆的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在F2代重组类型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
A.1/4 | B.3/8 | C.1/8 | D.1/3 |
研究发现,豚鼠毛色由以下等位基因决定:Cb—黑色、Cs—银色、Cc—乳白色、Cx—白化。为确定这组基因间的关系,进行了部分杂交实验,结果如下。据此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杂交组合] |
亲代 |
子代 |
|||
黑 |
银 |
乳白 |
白化 |
||
1 |
黑×黑 |
21 |
0 |
0 |
7 |
2 |
黑×白化 |
11 |
10 |
0 |
0 |
3 |
乳白×乳白 |
0 |
0 |
32 |
11 |
4 |
银×乳白 |
0 |
23 |
11 |
12 |
A.该豚鼠群体中与毛色有关的基因型共有6种
B.无法确定这组等位基因的显性程度
C.两只豚鼠杂交的后代最多会出现4种毛色
D.两只白化豚鼠杂交,后代不会出现银色个体
基因型为Bb的水稻连续自交三代,其后代中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群体总数的()
A.1/4 | B.1/8 | C.5/16 | D.7/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