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生物实验小组为“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实验中,先向气球中加入10mL酵母菌培养液,再向气球中注入一定量的氧气,扎紧气球,置于装有20℃温水的烧杯中。再将整个装置置于20℃的恒温水浴中,记录实验开始30min后烧杯中液面变化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还应设置一个气球中加入等量煮沸过的酵母菌培养液的相同装置作为对照 |
B.若30min后液面没有变化是因为酵母菌只进行了有氧呼吸 |
C.若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则液面应该下降 |
D.该装置还可以用来“探究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最适温度” |
科学家用含有14C的二氧化碳来追踪光合作用中的碳原子,这种碳原子的转移途径是:( )
A.二氧化碳→叶绿素→ADP | B.二氧化碳→叶绿体→ATP |
C.二氧化碳→乙醇→糖类 | D.二氧化碳→三碳化合物→糖类 |
下列物质中,暗反应阶段所必需的是:( )
A.叶绿素 | B.ADP | C.ATP | D.O2 |
光合作用中形成ATP的部位是:( )
A.叶绿体的外膜 | B.叶绿体的内膜 | C.类囊体 | D.叶绿体的基质 |
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 )
A.叶绿体的外膜上 | B.类囊体的薄膜上 |
C.叶绿体的内膜上 | D.叶绿体的基质中 |
在生产实践中,贮存蔬菜和水果的最佳组合条件是( )
A.低温、高氧、高CO2 | B.低温、低氧、高CO2 |
C.高温、高氧、高CO2 | D.高温、低氧、低CO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