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瓶混合酵母菌和葡萄糖的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C2H5OH和CO2的量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氧浓度(%) |
a |
b |
c |
d |
产生CO2的量(mol) |
9 |
12.5 |
15 |
30 |
产生酒精的量(m![]() |
9 |
6.![]() |
6 |
0 |
A.氧浓度为b时,经需氧呼吸产生的CO2为6 mol
B.氧浓度为c时,消耗葡萄糖有50%通过酒精发酵
C.氧浓度为d时,只进行需氧呼吸
D.氧浓度为a时, 不进行需氧呼吸
用下图装置测量神经元膜电位,测得的膜电位变化如下图所示,据此判断下列选项完全正确的是
①上图显示的是膜外电位变化
②钠离子大量内流是发生在右图的cd段
③右图的a至b段为静息电位
④刺激图13的X处会出现与图14相反的电位变化
A.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①③④ |
下列关于酶制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需依次经过提纯、沉淀、过滤等过程 |
B.经过固定化的酶才能称为酶制剂 |
C.酶制剂活性的维持需要提供营养物质 |
D.酶制剂中的酶最终来源于活细胞 |
下左图表示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右图是将一定量的淀粉酶和足量的淀粉混合后, 麦芽糖的积累量随温度变化的情况。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图11中T0为淀粉酶的最适温度
②图11中Ta、Tb时淀粉酶催化效率极低的原理不同
③图12中Tb~Tc麦芽糖积累量最多说明此时酶活性最高
④图12中A点对应的温度为T0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用微电极适度提高实验狗的脊髓温度,引起狗的气喘、血管舒张和产热抑制等反应;而适度降低脊髓温度,又会引起寒颤、血管收缩等反应。下列解释中正确的是
A.脊髓中存在体内温度感受器 |
B.脊髓中存在体温调节的内分泌细胞 |
C.脊髓中存在体温调节的效应器 |
D.脊髓中存在体温调节的神经中枢 |
下图为人体内环境中三种主要构成成分之间的相互转化模式图。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甲中含有血红蛋白、二氧化碳和氨基酸 |
B.乙中可能有抗体、神经递质和尿素 |
C.乙和淋巴液的蛋白质浓度比甲高 |
D.甲、乙、淋巴液的成分转化均需跨膜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