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60年尼克松曾说:“一个国家必须爱好和平才具备进入联合国的资格。十分明显,中国不是”。1971年尼克松又说:“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参加,是不能有稳定与持久的和平的。正因为如此,我在好几个方面采取主动行动,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尼克松前后态度的变化可以说明

A.二战后初期美国对中国采取遏制和孤立政策是正确的
B.美国开始主动采取行动促进两国关系正常化
C.美国始终以自身利益得失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出发点
D.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对这两位思想家的共同之处分析正确的是()

A.都批判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B.都是工业革命之后在思想意识领域的反映
C.都主张通过改革推翻君主制 D.都促成本国不久爆发一场声势浩大的革命

雍正所作朱批上谕,责备臣下,并不用法律上的说话,总说“你的天良何在?你自己问心可以无愧的么?”这说明雍正帝要求臣下的一个重要标准是()

A.“存天理,灭人欲” B.“知行合一” C.“格物致知” D.“致良知”

唐朝时期“诗佛”王维亦官亦隐,白居易既学炼丹又虔诚礼佛,柳宗元公开宣扬自己“援佛入儒”的思想经历,这说明唐朝时期()

A.儒学出现危机 B.出现三教合一趋势 C.佛教取得统治地位 D.道教的发展迅速

江都(今扬州)王刘非是汉武帝的同父异母兄,骄横好胜,不太听命于中央。汉武帝为教育、引导刘非,任命董仲舒为江都相。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董仲舒用以引导刘非的学说主要是()

A.“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B.“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C.“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D.“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史记》记载,汉景帝时,太后“好黄老之言,不说(悦)儒术”,景帝“读黄帝、老子,尊其术”。但武帝即位后,便罢百家,尊儒术。发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汉武帝的个人爱好 B.汉武帝雄才大略
C.秦二世而亡的教训 D.汉朝国力的强盛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