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温条件,下列溶液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pH=11的NaOH溶液与pH=3的醋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滴入石蕊溶液呈红色 |
B.0.1 mol/L的NH4Cl溶液中:c(NH4+) = c(Cl-) |
C.同为0.1 mol/L的硫酸和氨水等体积混合后: c(NH4+) + 2c(NH3·H2O) = 2c(SO42-) |
D.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c(OH-) = c(H+) |
利用如图装置,完成很多电化学实验。下列有关此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X为锌棒,Y为NaCl溶液,开关K置于M处,可减缓铁的腐蚀,这种方法称为牺牲阴极保护法 |
B.若X为碳棒,Y为NaCl溶液,开关K置于N处,可减缓铁的腐蚀,溶液中的阴离子向铁电极移动 |
C.若X为铜棒,Y为硫酸铜溶液,开关K置于M处,铜棒质量将增加,此时外电路中的电子向铜电极移动 |
D.若X为铜棒,Y为硫酸铜溶液,开关K置于N处,铁棒质量将增加,溶液中铜离子浓度将减小 |
下列反应中符合图象的是
A.N2(g)+3H2(g) ![]() |
B.2SO3( g) ![]() |
C.4NH3(g)+5O2(g) ![]() |
D.H2(g)+CO(g) ![]() |
已知:2 CO(g)+O2(g)===2CO2(g) ΔH=-566 kJ/mol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O2气体分解生成CO气和O2气体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
B.CO气体与O2气体生成CO2气体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
C.上图可表示由CO气体生成CO2气体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 |
D.在相同条件下,2 mol CO气体与1 mol O2气体的能量总和大于2 mol CO2气体的能量 |
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其操作错误的是
A.酸式滴定管需用待测盐酸润洗 |
B.碱式滴定管不用标准碱液润洗 |
C.滴定过程中不能有液体从锥形瓶溅出 |
D.滴定结束,读数时要平视读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