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铁的熔点为1535 ℃,而在高炉中炼铁时生铁(含碳量较高的铁的合金)在1200 ℃左右就熔化了,这是因为
| A.铁的纯度高,所以熔点变低 | B.形成了铁碳合金,所以熔点变低 |
| C.合金的熔点高于它的成分金属 | D.生铁在高炉内熔化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
在一定条件下,测得2CO2
2CO+O2(反应从CO2开始)平衡体系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M,在此条件下,CO2的分解率为()
A.
B.
c.
D.
据中科院网报道,中科院物理所王恩哥小组他们首次证明存在一种稳定的二维冰相(如图)。它是由四角形和八角形的氢键网格交替组成的,研究人员把这种新的冰结构命名为“镶嵌冰”。有趣的是,这种镶嵌冰可以在室温下稳定存在。有关这种镶嵌冰的推测肯定不正确的

A.液态水变为“镶嵌冰”属物理变化![]() |
B.“镶嵌冰”也是水分子间通过氢键结合而成的固体![]() |
C.“镶嵌冰”比普通冰的化学性质活泼 |
| D.“镶嵌冰”的密度与普通冰的密度可能不相同 |
X、Y、Z三种气体,取X和Y按1:1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放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2Y
2Z ,达到平衡后,测得混合气体中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的总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则Y的转化率最接近于:
| A.33% | B.40% | C.60% | D.67% |
下列关于甲烷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烷分子的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型,所以,CH2Cl2有两种不同构型 |
| B.甲烷可以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因此,可以使氯水褪色 |
| C.甲烷能够燃烧,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爆炸,因此,是矿井安全的重要威胁之一 |
| D.将甲烷与氯气以体积比1:1的比例混合,光照条件下就可得到比较纯净的CH3Cl |
如右图所示,将两烧杯中电极用导线相连,四个电极分别为Mg、Al、Pt、C。当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A.甲池发生了原电池反应
B.Mg是正极
C.乙烧杯中可以用乙醇代替氢氧化钠溶液,电流表仍会偏转
D.甲池pH逐渐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