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氢键在形成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和DNA双螺旋结构中起关键作用
B.分光光度计可用于分析溶液颜色与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关系,从而确定化学反应速率
C.阴极射线、α粒子散射实验及布朗运动的发现都对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
D.铁在NaOH和 NaNO2混合溶液中发蓝、发黑,使铁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可防止钢铁腐蚀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反应过程中体系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过程可表示为
A+BC—→[A…B…C] —→AB+C
(反应物)(过渡态)(产物)
B.E1为反应物的平均能量与过渡态的能量差,称为正反应的活化能
C.此图中正反应的热效应为△H=E1—E2,且E2>E1,所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D.此图中逆反应的热效应△H=E1—E2,为吸热反应

某化学反应其△H= —122 kJ·mol-1,∆S="231" J·mol-1·K-1,则此反应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可自发进行()

A.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B.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
C.仅在高温下自发进行 D.仅在低温下自发进行

在标准状况下,将aLNH3完全溶于水得到VmL氨水,溶液的密度为ρg·cm3,溶质的质量分数为ω,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ω= ②C=
③ 上述溶液中再加入VmL水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0.5ω
④上述溶液中再加入1.5VmL同浓度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
C(Cl)>C(NH4+)>C(H+)>C(OH)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一定温度下,两个体积相等的连通容器用活塞分开,左右两室各充入一定量NO和O2,恰好使两容器内气体密度相同,打开活塞,充分混合反应。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不考虑NO2转化为N2O4) (  )

A.最终容器内无O2存在
B.反应前、后左室气体压强不变
C.反应前、后右室气体密度不变
D.开始时左右两室气体分子数相同

某澄清溶液中只含有以下可能存在的若干种离子:Na+、Fe3+、Fe2+、SO42、Cl、Ba2+、I。现取部分溶液依次进行如下实验:①通入一定量氯气后,加入CCl4振荡,静置后CCl4层呈紫红色,用分液漏斗分液;②向分液后的水溶液中加入足量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③过滤后将滤液分为两份,向一份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产生大量沉淀,向另一份中加入少量KSCN溶液,溶液立即变为红色。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A.原溶液一定显中性
B.原溶液中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有Fe2+、Ba2+
C.无法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存在Cl、Na+、SO42
D.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Fe2+、SO42、I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