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某种植物置于CO2浓度适宜、水分充足的环境中,温度分别保持在5、15、25、35℃下,改变光照强度,测定CO2的吸收速率,得到图1示的结果。处理图1中有关数据得到图2、图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当光照强度小于1时,温度是呼吸作用的限制因素,不是真正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 |
B.当光照强度大于7时,25℃比15℃条件下植物的有机物的合成速率大 |
C.图2表示在5℃-35℃下该植物最大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 |
D.图3表示在5℃-35℃下该植物呼吸作用速率的变化 |
下图中①~④表示某动物细胞的部分细胞器,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①可将葡萄糖分解成CO2和H2O |
B.②在有丝分裂的前期完成自我复制 |
C.③参与细胞分裂末期细胞壁的形成 |
D.④是细胞中的蛋白质合成场所 |
下列关于原核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大肠杆菌比酵母菌物质交换效率低 |
B.乳酸菌在细胞质中进行厌氧呼吸 |
C.蓝藻细胞以有丝分裂方式进行增殖 |
D.肺炎双球菌在线粒体内完成需氧呼吸 |
下图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环状结构 |
B.②是产生核糖体、mRNA和蛋白质的场所 |
C.核膜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蛋白质、RNA等生物大分子可以穿过核膜进出细胞核 |
D.核孔对物质的运输具有选择性,消耗ATP |
下列细胞结构的物质组成最相似的一组是
A.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 | B.拟核和细胞核 |
C.细胞壁和细胞膜 | D.核糖体和染色体 |
细胞的各种膜结构间相互联系和转移的现象称为膜流,关于“膜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递质的释放、质壁分离和吞噬细胞摄取抗原都体现了膜流 |
B.大肠杆菌和酵母菌均能发生膜流现象 |
C.膜流的方向只能是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
D.膜流可参与细胞不同结构间或细胞内外的物质转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