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甘氨酸能使处于静息状态的突触后膜的Cl通道开放,
使Cl内流(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这一生理过程的叙述中
不正确的是( )
A.甘氨酸作用于突触后膜,可引起膜外侧所带正电位更高 |
B.甘氨酸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其受体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 |
C.直接参与氨酸合成,分泌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间和高尔基体 |
D.以胞吐方式迅速,大量地释放甘氨酸,有利于提高神经系统的敏感性 |
下列物质或结构中含尿嘧啶“U”的是
A.核糖体 | B.RNA水解酶 | C.噬菌体 | D.ATP |
在子女与父母之间充当遗传物质的“桥梁”作用的细胞是
A.生殖细胞 | B.神经细胞 | C.血细胞 | D.受精卵 |
将一株正在生长的植物水平放入在太空中飞行的航天飞机的暗室内,暗室朝向地心的一侧开一个小孔,小孔附近放一光源(如图),一段时间后,该植物茎的生长方向是()
A.背地(心)生长 | B.向水平方向生长 |
C.向光生长 | D.无法确定 |
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时,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这主要是由于()
A.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 B.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
C.体液大量损失 | D.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 |
当细菌外毒素再次侵入人体后,主要是体液免疫发挥作用,其“反应阶段”和“效应阶段”的免疫过程分别是()
A.B细胞→效应B细胞、释放免疫活性物质消灭外毒素 |
B.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特异性抗体外毒素结合 |
C.记忆细胞→B细胞、释放免疫活性物质消灭外毒素 |
D.记忆细胞→效应B细胞、产生特异抗体与外毒素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