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每个细胞中核DNA相对含量的不同,将某高等哺乳动物睾丸中连续增殖的精原细胞归为A、B、C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下图1所示;将睾丸中参与配子形成过程的细胞归为D、E、F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下图2所示;根据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在细胞周期中的变化绘制曲线,如下图3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1中的B组细胞位于图3中的乙~丙段,细胞中发生的主要变化是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B.C组的细胞都位于图3的乙~丙段
C.要获得图2所示的结果,用睾丸作为研究对象比卵巢所得结果更可靠
D.图2中,D组表示精细胞,E组表示精原细胞,也可以表示次级精母细胞
下面是四种物质的结构式,其中属于氨基酸的物质用于合成K,下列有关K的叙述正确
A.K物质属于三肽 | B.原核生物体内合成K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
C.K物质的合成至少需要两种转移RNA | D.控制该物质合成的直接模板为DNA |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在下列关于细胞基本共性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均具有磷脂双分子层与蛋白质构成的膜结构 |
B.都具有核糖体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机器” |
C.遗传信息均储存在脱氧核糖核酸分子中 |
D.不同细胞均能以渗透作用方式吸水或失水 |
下列关于组成细胞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糖原代谢的最终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 |
B.脂肪和甲状腺激素是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 |
C.RNA与DNA的分子结构相似,由四种核苷酸组成,可以储存遗传信息 |
D.ATP脱去2个磷酸基团后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依次是
A.核酸、蛋白质、细胞、糖类 | B.糖类、蛋白质、细胞、核酸 |
C.蛋白质、核酸、细胞、糖类 | D.核酸、蛋白质、糖类、细胞 |
分析如图所示的家族遗传系谱图,(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下列对该家族遗传系谱图分析错误的是 ( )
A.已知I2、II6的家族无乙病史,则III1的基因型为bbXaXa |
B.已知I2、II6的家族无乙病史,若IIl2与IIl3近亲结婚,子女同时患甲乙两病的概率为1/48 |
C.若II2再次怀孕后到医院进行遗传咨询,已鉴定胎儿性染色体为XX,患病概率为5/8 |
D.已知I2、II6的家族无乙病史,则III3的基因型为Bb的概率为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