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据不完全统计,从1689年到1839年,清朝官方正式记载的涉外司法诉讼约有39起,这些案件多数由中国政府依照本国法律审理,但外国人自审案件也有11起。这说明当时   

A.外国已攫取在华领事裁判权 B.统治者缺乏近代司法主权观念
C.中国的涉外法律较西方先进 D.涉外司法诉讼以贸易纠纷为主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未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国学大师王国维提出了著名的“二重证据法”:“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驯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日始得勾之。虽古书之未得证明者,不能加以否定;而其已得证明者,不能不加以肯定,可断言也”。对此理解正确是()

A.这种史学研究方法更注重地下之资料的研究价值
B.新材料不一定是新发现新出土的材料,而是新眼光新视角看待的材料
C.这种史学研究方法对于具体史实的考证和抽象理论的论证作用很大
D.用这种史学研究方法研究后得出的史学结论应该深信不疑

有学者说维新派“民权是发挥近代民族国家作用的必要组成部分,而不是将它视为一种保护个人权利和自由的制度。”这表明维新派认为( )

A.民权是实现救亡图存手段
B.实现民权与保护人权矛盾
C.个人权利自由是民族归宿
D.民族问题本质是保护人权

古人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黄色的矿物颜料“雌黄”涂抹后重写。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篇有“以雌黄改‘宵’为‘苜”’的记载。后人把那些不问事实,妄论一番,轻易下结论,称之为“信口雌黄……”“口中雌黄”。这一现象说明()

A.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B.古代科学与技术之间开始走向结合
C.纸的应用带动了相关技术及文化的发展
D.古人重视科学技术的传承与创新

战国中期,国君对各级官吏的报酬,一般以一定数量的粮食作为俸禄,有时也赏给部分货币或黄金;地方首长每年年初要把自己管辖地区的户口、垦田、赋税等预算数字上报国君,到了年终必须到国君那里接受考核。这说明( )

A.封建小农经济初步形成 B.郡县制在部分诸侯国建立
C.官僚政治体制逐步确立 D.政府管理专业化水平下降

汉武帝时,刺史巡察郡国以“六条问事”考查郡县长吏。第一条是诏问“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另外五条分别是打击地方豪强“侵渔百姓,聚敛为奸”、“怒则任刑,喜则淫赏”、“苟阿所爱,蔽贤宠顽”、“恃怙荣势,请托所监”、“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正令”等行为。这一举措的根本目的在于( )

A.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B.限制土地兼并,削弱豪强势力
C.阻止农民破产,增加政府收入
D.防范官员腐败,稳定社会秩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