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认为“受命于君,天意之所予也”,主张“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对其内涵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天人感应”具有神秘主义色彩,为皇权所需要 |
| B.新儒学一定程度继承了先秦儒学民本思想 |
| C.强化君主专制的同时主张人君“行仁政以顺天道” |
| D.“顺天命”与“大一统”的政治思想符合汉高祖的统治需要 |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汉代“蔡侯纸”的出现,标志着造纸术的发明 |
| B.唐朝时期将活字印刷术传到了阿拉伯和欧洲 |
| C.元朝时火药用于军事,发明管状火器“突火枪” |
| D.明清时期欧洲人借助罗盘针和火药打开了世界市场 |
“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执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此言论说明荀子
| A.重视礼义教化 | B.强调严刑峻法 |
| C.主张王霸并用 | D.提倡上善若水 |
我国古代的一位学者认为:“孔门未有专用心于内之说也。用心于内,近世禅学之说耳。今传于世者,皆外人之学,非孔子之真。”这位学者是
| A.孟子 | B.董仲舒 | C.朱熹 | D.顾炎武 |
“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 A.格物致知 | B.尊崇道统 | C.心外无理 | D.经世致用 |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提倡的人生道路。下列与“修身”、“齐家”相对应的儒家名言是:
①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③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次能养。
④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②③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