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回答15~17题。图中所示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 )
A.A | B.B | C.C | D.D |
从数量上看,A>B的原因是( )
A.大气对A具有削弱作用 | B.B大部分被大气吸收 |
C.A大部分被大气吸收 | D.B大部分被地面吸收 |
夜晚阴天比晴天气温高,是因为( )
A.辐射A减弱 | B.B辐射增强 |
C.C辐射增强 | D.D辐射增强 |
读图,回答1~3题。此时,太阳直射在:
A.90°W,15°S | B.90°E,15°S |
C.90°W,23.5°S | D.90°E,15°N |
与北京处于同一天的范围是:
A.90°W一135°W一180° | B.O°一l20°E一180° |
C.90°E一120°E一180° | D.90°W一180°一90°E |
此刻:
A.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 B.北半球白昼变长 |
C.塔里木河可能处于断流的季节 | D.地球公转速度变慢 |
中国第28次南极科学考察队2009年12月11日顺利到达中国南极中山站,执行中国2009至2010年度科学考察和后勤保障任务。当中山站的各项工作步入平稳轨道后,中国第28次南极科学考察队的综合队将乘坐“雪龙”号再次启程前往中国南极长城站。读图,完成1~2题。图中M地常年盛行的风向是:
A.东南风 | B.东北风 | C.西南风 | D.西北风 |
若某科考队员于某日北京时间13时30分在M地观测到太阳位于地平线上,当他再次观测到太阳位于地平线上的时间间隔是:
A.19小时 | B.21小时 | C.22小时 | D.24小时 |
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1~3题。关于图中山脉D的形成,叙述正确的是:
A.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撞形成 |
B.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相撞形成 |
C.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相撞形成 |
D.太平洋板块与大西洋板块相撞形成 |
关于图中C处的自然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属于经度地带性分布 |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属于垂直地带性分布 |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属于![]() |
D.温带荒漠带,属于非![]() |
下列四图中,正确表示A处气候资料的是:
下图为“某大河流域的地质构造与地貌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关于图中所示地区地质、地貌和地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向斜成岭,背斜成谷 | B.①地地下有可能找到石油 |
C.地质基础很不稳定 | D.从甲到乙,地层形成年代越来越老 |
若在图中乙处修建一水库,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A.会使图中湖泊不断萎缩,盐度升高,生态破坏 |
B.河口滩涂面积增速变缓 |
C.库区周围土地盐碱化严重 |
D.使河流下游径流量增大,洪涝灾害加剧 |
关于图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河冬季有凌讯现象 |
B.该流域自然带呈现明显的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 |
C.该河位于我国南方地区 |
D.该河以降水补给为主,流量季节变化较大 |
我国水稻的分布集中在
A.南方地区 | B.北方地区 | C.青藏高原 | D.西北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