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近年来,我国某市城乡恩格尔系数虽然逐渐减少,但该市的社会贫富差距仍然超过警戒线,呈扩大趋势,收入分配差距已经达到“高度不平等”状态,是一种不稳定的“金字塔”型收入分配结构。
材料二: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公平,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2010年,我国有多个省市调高最低工资标准,部分省市的最低工资标准增幅在20%以上,这牵动了社会敏感的利益链条。
(1)材料一中的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什么不利影响?
(2)针对材料一中的问题该如何解决?
(3)结合材料二,简述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的意义
2010年新年伊始,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出现了“用工荒”。在我国总体就业压力巨大的情况下,众多企业手握订单却找不到工人,这种现象引起了高一(1)班同学的关注。为此,他们成立课题组,对“用工荒”现象进行深入研究。
情景再现
情景一一家大工厂招收开机床的工人,开出60元到80元一天的工资,但是要求能看懂机床构造图,由于劳务市场上没几个人能看懂,所以招不到工人。
情景二80后的小王在一家玩具厂做生产工人,半年后她顶不住车间的高温和长时间加班还不能及时获得报酬,于是辞职回家了。
情景三 某工厂招聘普通技工,小李说:“也知道好的技工挣的比白领多,说实话,大学毕业后我是不愿意回头再去做工人的。”
请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分析,上述几家工厂招不到工人的原因?怎样改善这种状况?
材料一近两年江苏百姓对收入、住房、社会保障满意情况比较(单位:%)
收入状况 |
住房状况 |
社会保障状况 |
||||
满意率 |
不满意率 |
满意率 |
不满意率 |
满意率 |
不满意率 |
|
2012年 |
59.4 |
30.4 |
75.7 |
22.0% |
65.7 |
21.5 |
2013年 |
66.9 |
25.1 |
75.0 |
22.9% |
67.6 |
20.4 |
注:2012年江苏省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2.4%;财政在民生和社会事业方面的投入同比增长17.2%;商品房价格持续上涨、居高不下,牵动着百姓的心。
材料二温家宝总理多次提出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江苏省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对百姓个人生活感受调查结果显示,92.8%的江苏百姓认为自己生活幸福和比较幸福。但同时调查也显示,百姓对收入的不满意率已经连续四年超过20%,部分百姓特别是农民、学历偏低、无业失业人员及女性等群体感到就业困难。住房不理想以及社会保障的不完善都影响到百姓幸福感的提升。
结合材料,请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如何使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
低碳生活,人人有责
低碳生活(low carbon life),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低碳生活其实就在身边:对于二氧化碳,每节约l度电,减排1千克;少用10双一次性筷子,减排0.2千克;少开一天车,减排8.17千克;用手洗代替洗衣机洗衣,减排0.3千克。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注意节电、节油、节气,从点滴做起。
在探究活动中,同学们体会到低碳生活是我们急需建立的一种绿色生活方式。请你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作为一个消费者该怎样去践行低碳生活。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当今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某校学生围绕这一问题展开了综合探究性学习。同学们通过走访、上网、咨询、查阅等途径获得了如下信息:
信息一安全生产,人命关天
近年来,我国的安全生产事故屡屡发生,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2009年11月21日,黑龙江省龙煤控股集团鹤岗分公司下属的新兴煤矿发生爆炸事故,108人遇难。据了解,该煤矿在2007年前一直被鉴定为高瓦斯矿,但2008年左右,鉴定结果却突然变成了“低瓦斯”。群众对此意见很大。后来安监局对辖区内煤矿又进行专项监察,责令四家问题煤矿停产整顿。但只有其下属的新兴煤矿置停产通知于不顾,坚持生产直到矿难发生。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下发停产通知书外,面对新兴煤矿的顶风生产,安全监察部门再也没有采取任何得力措施阻止其违法行为,并推脱“他们不停,我们只能向上汇报,我们也没办法”。这其实是置矿工生命于不顾。国家煤矿安监局局长赵铁锤表示,安全意识不牢靠、执行规章制度不严格以及安全监管有漏洞,是造成鹤岗矿难的主要原因。
结合材料,请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分析怎样才能搞好我国的安全生产?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于2013年11月9日到11月12日在北京召开。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从中国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路径和目标的关系。
根据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你认为应如何处理文化发展路径、目标与中国国情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