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马里半岛及其以南的东非沿海一带,自古就是商业繁荣的地区,公元前后,该地区曾出现一批极富活力的商业城市。8-9世纪,伊斯兰教传入东非。10世纪,非洲内陆班图人的迁徙浪潮波及东非。在这两大历史因素的交互影响下,索马里及东非沿海一带的文明进一步发展。诸商业城邦从内陆收购象牙、黄金输往海外,又从东方输入丝绸和瓷器等物品,转销内陆。考古学证明了中国瓷器的输入数量十分巨大,深深影响到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对上述材料中的文化交流与传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文化传播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 |
B.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
C.商人的贸易活动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
D.文化传播的途径就是指商人的贸易活动、人口迁徙和教育 |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这一百年,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一系列大事。下列大事与其意义对应正确的是( )
①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
→ |
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
②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
→ |
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
③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 |
→ |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 |
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
A
A. |
.①③ |
B. |
①④ |
C. |
②③ |
D. |
②④ |
1950年,沈阳第一机器厂承担了铸造新中国第一枚金属国徽的任务。当时条件艰苦,工人们刻苦攻关,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这项光荣的任务。这枚重达487公斤的国徽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上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发展。这告诉我们( )
①劳动者在劳动中确证并实现自身的价值
②劳动是人类改造自然维持自身生存的活动
③劳动是主体克服客体,为自然立法的活动
④劳动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
A. |
①③ |
B. |
①④ |
C. |
②③ |
D. |
②④ |
春秋时期的晏婴说:"和如羹焉。水醯(xǐ,醋)醢(hǎi,肉酱)盐梅以烹鱼肉,燀(chǎn,炊煮)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和羹之美,在于合异"来说明文明因交流而多彩。这说明( )
①和羹中各种食材的味道消融,文明在交流中超越文明隔阂
②和羹的同一性制约各种食材的味道,文明以共存超越文优越
③各种食材的不同规定着羹美的基本趋势,文明以互鉴超越文明冲突
④和羹的同一性是包含差别的具体同一,文明有差异性才能和谐共存
A. |
①③ |
B. |
①④ |
C. |
②③ |
D. |
②④ |
发酵是红茶加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是通过一系列生化反应,使绿叶变为红色,并产生香气的主要过程。发酵过程中的温度、湿度、时间和通氧量是红茶外形色泽、汤色、香气、滋味等特有品质形成的重要因素。由此可知( )
①发酵是各个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完成的过程
②发酵是客观事物与外界因素偶然关联的过程
③红茶品质与发酵中各种条件的变化有因果关系
④红茶加工中的发酵是自在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
A. |
①② |
B. |
①③ |
C. |
②④ |
D. |
③④ |
气象观测经历了从经验积累到科学观测的不同阶段。20世纪以来,随着天气雷达、气象卫星等技术不断发展,监测和预警能力不断增强。人们通过对气象目标的探测、识别与评估,能够有效规避危险。这表明( )
①对气象的认识是人类建构与自然关系的开始
②气象观测技术的发展源于人类对自然的好奇
③气象观测技术的进步为探究自然提供先进的手段
④气象观测设备作为工具是人类器官的延伸和加强
A. |
①② |
B. |
①③ |
C. |
②④ |
D. |
③④ |